2021-08-29

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在我国,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

“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假走访了泰山皮影、安徽黄梅戏、大连核雕、潍坊风筝、德州扒鸡、福州脱胎漆器等非遗文化,认为利用新媒体、开辟新题材、文旅结合等不失为很好的方式。就安徽小分队成员走访的黄梅戏来说,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点设想:首先,通过现代科技与数字化技术的手段, 将黄梅戏艺术与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网络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其次,应该多开辟现代题材,创作出可以反映现代生活的黄梅戏,贴近广大群众,贴近现代生活,使其跟上现代人所追求的步伐。此外,在黄梅戏的根据地安庆,应加强黄梅戏与旅游文化的有效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在“传国粹,承匠心“实践团队有关非遗的走访调研中,除了用于传承技术的新媒体宣传和文旅结合,用于全方位展示作品数字化展厅和多功能展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数字化展览运用先进的AI和VR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非遗作品,同时也能实现巨大的时间跨度和地点跨度,尤其在疫情期间,数字化展厅更是广泛应用,避免人群聚集的同时实现非遗文化宣传,响应国家”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由于非遗文化具有地域性以及受到疫情的限制,无疑加剧了非遗传承的困难,而“数字化展厅”正是应对之策。在“传国粹,承匠心“实践活动大连站,团队成员走访了大连市文化馆,探访了核雕的历史,并参观了疫情期间新开放的”数字化展厅“。数字化展厅对非遗文化的展览不仅限于大连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云端保存了中国各地著名的非遗影音和文字资料,通过AI技术虚拟向导指引游客参观,并通过VR技术实施全息投影,让游客身临其境,博览各地著名非遗。为了满足居民居家隔离的需求,相关部门开发了手机小程序,通过手机也可以体验数字化展厅模拟VR,不仅拓宽了传播渠道,而且能把影响力扩大到全国范围,实现全国范围内传承非遗文化的”共享“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磨灭的文化精髓,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新时代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只有通过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文/马佳慧 闵姝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