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薄的书越难啃——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是每个跟小学科学教育相关的人员必须了解的一本书。

编教材的要以这本书为标准进行编写;用教材的要以这本书为标准,更好地利用教材;测试的或评价的要以这本书为标准去出题……

这本书对一线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这本书。很多坐在分享席上的嘉宾,也常常会提到这本书。不过对一线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可能很多人知道这本书的重要性,但真正阅读,真正仔细去研读的人数可能不多。

这个假期突发奇想,准备把这本薄薄的书拿下。不过读了几天,感觉到了艰难。别看这本书薄薄的还不到100页,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当重点内容摘抄。

我在读的过程中,一直提醒自己要摘录重中之重,然后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考,天马行空地阐述。我知道,哪怕我的阐述是很粗浅的,甚至是不正确的。但只要我开启这样的啃读方式,总有一些东西能留下来,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不管读什么书,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是几年前我总结的经验,我分享给年轻老师的经验之谈。对于这本重要的书籍,我觉得也是适用的。

今天晚上继续课程目标,前天学习的知识目标。今晚先看看探究目标。

前面的阅读知道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有哪些目标呢?

首先要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还要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你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

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还需要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最后要初步了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以上这几方面就是科学探究的总目标。

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则主要用这8个要素描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这8个要素其实也就是探究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个阶段每个学段目标是不同的,成像的方式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

比如提出问题,低年级就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中年级则要求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高年级要求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都是提出问题,低年级学生只要是自己感兴趣就可以,重点是培养他们提问题的兴趣,享受提问题的乐趣。中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高年级的要求更进一步要求提得更有针对性。

教学中别小看这个提问,有时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人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跟提出问题相联系的是作出假设。猜想和假设在科学中跟问题同等重要。在这一点上各学段也是层层深入。低年段只需要做出简单的猜想,中年段需要从几方面提出假设,高年段则需要从具体的方面提出假设,而且还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有了问题与假设,如何验证?这就需要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再来得出结论。

这边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表达交流。低学段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讨论交流。中年段要求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高年段则要求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这边提到一个词倾听,表达跟交流,除了自己说得好,还要关注到别人怎么说?如果只是自顾自话,那交流是很低效的。在高年级的时候又要求比较有结构化的表达,比较严谨地评价。这些都是层层深入的。

反思评价也非常重要。它也是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真正学会反思与评价,探究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仔细阅读这些分学段的目标,我还注意到一些用词,说到低年级的时候,最常用的是"教师指导";说到中年级的时候,最常用的是"教师引导";说到高年段的时候,一般用这样开头"基于所学的知识"。从这些特别的用词,也能看出,学段目标其实也是从指导到引导到独立处理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

今晚的课标就读到这边,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薄的书越难啃——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