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我的浅思考

图片发自App

诊所要开业了,本想写写我们的公众号,一不留神,写成思考中医。

2018年初,贾医生问我“楠姐,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和贾医生认识有十年,那时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贾医生还是位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十年间,贾医生一直没有离开中医,而我在临床中:查房、门诊、夜班……离中医越来越远,却一直舍不得搁下。

十年一晃而过。

这一问,我离开了体制医院,贾医生离开了体制国家队。很多人说我们勇气,而我觉得一切是水到渠成。虽然今后的路不在那么单纯 —— 我们想在中医疾病治疗上,尝试很多。

为什么会这么一说?离开医院前,彼此谈中医,谈心得时,让我思考很多在临床无能为力的事,也许中医并不是绝对解决方式,但或许是一种途径,我一直认为中西医不能结合,但是可以互补。比如,在消化科治疗中老年女性胃病,相关检查(如胃肠镜,腹部彩超等)排除器质性恶变,常规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治疗胃病效果并不好,我会加一点利胆药和丹参改善循环药,能收到不错疗效,这得益于中医理论——中老年绝经前后女性:肝阴失养、肝血不足,肝木可以克脾土,所以这类病人治胃病,不忘肝胆。很好实践中医。

可是,我知道很多人,一提起中医,会说中医不科学。

谈中医科学,我觉得更应该先谈什么是“科学”。

如果我们本身对“科学”概念不清,又怎么可以用“科学”评价一种事物,并且还可以言之凿凿。

科学从概念讲分两个层次:

1、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

2、自然科学

很清晰看到科学包括广义科学,和狭义科学。而中医被认为不科学,是从狭义科学而言,没有实验手段、没有论证数据、没有参考对比,让中医以外的西医,面对中医能给他们解释的疾病一头雾水,比如:同一病症,不同中医大夫,不同说法、开出的方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其名曰“辨证论治”。

然而多年临床工作,我倒觉得“辨证论治”并不是中医特色,在临床中,很多病人病相同,症状却各有差异,西医临床大夫一样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

那么再说西医一些疾病规范化,中医自己不也在讲规范?被奉为中医经典的《伤寒论》一直都在讲:桂枝汤证就是桂枝汤,麻黄汤证就是麻黄汤,少阳病、少阴病……都有规范,只有在“辩证”的基础上,我们才说“辨证论治”。

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并不是手段不同,而是角度不同。它应该是一个疾病放在那,中西医不过是从正反不同面分别看疾病,这也说明谁都有盲区

中医从巫到医,历经几千年,形成的理论体系,恰恰就是通过实践——检验——再实践——再检验的过程,对疾病的描述也是客观。

也许你也看出来了,这个对中医描述,恰恰符合科学的广义概念,这不是我牵强附会套用,是我能用中医实践并检验在病人身上所体会到的。

既然科学,我反而更希望中医可以选择狭义科学证明自己,只不过这种“狭义科学”提出思考的是中医应该用什么方式、论证讨论疾病。

依然是“规范”。

如:《伤寒论》建立“六经”体系,体现疾病进展的六个层次,万变不离其宗,规范认识疾病六个层次,才能说“辨证论治”。有理有据才去科学态度。

这就是我和贾医生讨论很久,想付之实际的目的之一。

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中医让你糊里糊涂的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让我看到一些妄自菲薄的人将中医抛入万丈深渊。中医讲病、讲证,哪里来的糊里糊涂?

迫在眉睫的是摆正中医真正的医学态度。

因为这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讨论“治好病人”前提下,都应该要有的认识疾病的严谨态度。“科学”很好,它更应该成为中医维护自己的手段。

仁朴中医诊所的我们,还很年轻,也只能浅淡一些中医想法,以后实践的路会很长,行医路如履薄冰,我们会一直努力,不忘初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中医,我的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