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儒家追求修齐治平,要入世、要做事,怎么做?这问题实在太宽泛,不好回答,况且自己的观点又很难验证。史料证明?也许正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事迹”误导了孔夫子。

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观点,应该还是可以奉为圭臬的。孔夫子认为如果非得挑出来一个点话,那就是恕。

入世的做事,大部分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事很复杂,但最终目的很明确:让当事人满意。这当事人当然不能仅仅认定是上层的天子诸侯等,儒家的目的在于小康、大同,民众当然是很重要的。所以做事的目标就在于,是上层、下层都满意,当然做成做不成就不好说了。
怎么让当事人满意?当事人怎么想的?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某个当事人的一面之辞当然不够可信,征求所有当事人的意见又不太可能。那怎么办?
恕啊,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就可以大概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就大概知道别人做什么事的缘由,从而事情的方方面面就比较清楚了,自然就可以办了。
简单、有效。

但是,这应当只是一个下限,或者出发点,否则《论语》就保留这一句,其他都删了就可以了。仅此一言,局限性实在太大,比如还有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我想这样做,所以我让你也这样做”、“我是这样想的,所以你也应该这样想”。这就沦为了强迫别人的借口,而且强迫的施加者往往还能说:“这是为了你好啊”。

大概子贡当时领导了一个地方,那得教化人民啊,这是本。人民目不识丁、耕作繁忙,教多了记不住、教难了听不懂。孔夫子给出的方案很合适,恕。即使恕并不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