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端午假期,我以南太行40多公里的穿越,迎来了自己的24岁。
生日那天,我得意地跟我哥炫耀了手环的步数:42631。
他轻描淡写地回了句,“ 那还挺轻松的嘛。” (气人啊)
可穿越南太行也确实不难,就是累,行进里程大。两天下来,真正意义的陡坡不到2公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水平前进或下坡。
居然还有不用爬坡的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如是说——“太行山贡献了一种美,水平方向的雄伟”。
只要去过太行,都会对此感受很深。太行山与其他名山不同,她不以山峰的高耸取胜,而是以万丈岩壁横向展开的气势,震撼人心。“这里的陡壁往往非常笔直而且没有弧度,层上有层,重重叠叠。因此欣赏太行山,目光不是从下到上,从上到下,而是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欣赏的是水平方向绵延不绝展开的崖墙。”
除了刀削斧劈的悬崖、壮阔的峡谷深渊等自然风光,太行山还坐落着不少人间奇迹。此处指的是“挂壁公路”,领队甚至说:“来太行不看挂壁公路,可就白来了。 ”
其实,我对“挂壁公路”是毫无概念的。两周前,我只花了2分钟读行程介绍,1分钟报名,5分钟读了篇游记,就在端午出发了。来了之后,看过的资料也忘了,自然不理解大家的执着。
跋涉了20多公里,我们终于来到了锡崖沟的挂壁公路。
这些开凿在山腰间的隧道公路,有着一个个大天窗,依山盘旋,一边是绝壁悬崖,一边是山谷深幽。从山底往上看,公路如同悬挂在岩壁之上。
这个“非看不可”景点确实新奇,但也没给我多大的震撼。开辟这条路很难吗? 应该是炸出来的吧。
反倒是最后几公里的酸痛比较刻骨铭心。
02
挂壁公路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次日一早,我们就返程回京。
队友便在路上分享感受,其中一个姐姐就提到了挂壁公路。
跟我一样,刚开始她也不解,这条路到底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特地前往。随后,她跟村民打听了背后的故事。
原来,锡崖沟地势险要,山高沟深,先民便择居于此,躲避战乱,从此与世隔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要想走出深山,却比登山还难。
因为没有路,村民的生活相当贫苦,吃不完的水果只能在地里烂掉;珍贵的中药材只能当柴烧;得病了无法下山医治;男青年找不到对象,因为没有姑娘愿意嫁上山来。
于是,村民决心修路。自上世纪60年代,他们摸索了无数办法,最后才想出了挂壁公路这招。
修路的村民,先要从山顶上挂下绳索,把自己悬挂在半山腰间凿洞,边凿边将废渣便排入谷底,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人在凿,直至两边的山体贯通。
可叹的是,这条路并没有放炮施工,全长两千多米,全是村民一榔头、一凿子抠出来的。
抠了十年,锡崖沟终于通路。当村民第一次看见汽车时,别提多喜悦了。
说到此处,姐姐十分动情,“ 早知道这个了不起的故事,我一定会带着敬意,用心抚摸每块石头,因为上面都是有温度的。”
原来,我竟糊涂地走过了一条奇迹“天路”。
03
这条公路进一步引发了我对旅行的反思。
从南太行回来,我想写游记却又写不出,又或者说,我不知如何写出新意。
输出的困难直接反映了我输入的匮乏、体察不够深刻。
这一次,我只是很开心, 比以前又多走了几公里,没什么本质不同。
既然如此,我又有多大的底气,标榜自己是个深度旅行者,鼓励大家在旅行中学习呢?
我想,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走马观花。
走了那么多地方,我能从历史、社会、艺术、地理等任意角度讲出个所以然的,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
因为我还挺懒挺任性的。虽然自称旅行博主,写过不少攻略和游记,但我在出发前几乎不做功课,总是到了那里再算。反正先去体验,一切随缘 ,遇到兴趣点,才会挖掘背后的故事。
然而,如果继续毫无准备地去旅行,单凭个人感官、知识去探索, 很快就会触及天花板。
首先,我不知道什么值得观察。
回来看了太行山的纪录片,我才知道它是从海底隆起形成,现在也随处可见海洋时期的印记,有的岩壁像波纹,有的像蜂窝,有的像窗棂,敲落一片页岩,可能还藏着三叶虫化石。
这是多么奇妙呀,而我压根没留意过。
其次,就算观察了,体会也不深。
你说我走挂壁公路时不走心吗? 也不是,我还真观察过它的空间构造、猜测过它的建造方法,但不知道背景,我当时就是无感啊,一旦无感,我之后就不会主动深究它的故事。
这种充满了随机性的“兴趣”,其实阻碍了我对很多东西的深入探索。
04
那如何在旅行中最大程度地感受和学习呢?
先承认自己的无知,提前做好功课吧!
哪怕就用一部纪录片的时间,你旅行的感官都会比平日敏锐。
例如,看与目的地相关的书籍、纪录片、专题报告、深度游记等,从地理、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信仰等建立初步认知,减少对旅途的陌生感,从而迅速融入当地。
若时间精力有限,可选择性地多吸收“事实”而非“观点”,事实是客观的,观点是具有主观色彩的,不谨慎区分,可能会让你带着成见旅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乎有条火爆的问答 “女生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一个月左右可行吗?”,看完所有高赞回答,不惶恐才怪,就算来了印度,也总担心自己受害吧,陌生人这么热情是否有图谋?这个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就算最后平安无事,我想体验也不见得好。
“观点”是要参考的,但记得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同一个问题,推荐大家去Quora看看“How safe is it for a woman to travel alone in India?”,无数外国人有着同样的困惑,但讨论的画风完全不同,还提供了很多安全出行的建议。
其次,就是在旅行中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学习和感受。
台湾文案女神李欣频曾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叫“站在创意的源头”。
当你站在一幅画前,要想象眼前本来是一张白纸,如果你就是那一位画家,面对这张白纸,你如何看到画的全貌?你的心情如何?你的第一笔会从哪里开始,接着怎么进行画笔之流动,最后会落在哪一笔?你画完时的心情如何?
旅行时,她就会边拍照边想:如果我是当地的画家,我会选择什么颜色和构图去呈现眼前的美景?然后再到美术馆观赏当地的创作,学习别人如何将“片刻的真实”变成“永恒的艺术”。
试想,要去素描一棵树,至少得专注十分钟,但对过往行人而言,即便最美的树也很少叫人驻足一分钟。所以,哪怕只是动脑创作,都会加深对美的观察,收获更多美的记忆。
无论你是去美术馆、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还是餐厅,都可以练习如何“站在艺术的起源”,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中,想象一个事物从无到有。
让自己从局外人, 置身于无数艺术家的创作感官中,吸收精髓。
最后,别忘了输出。
坦白说,我没那么喜欢写游记,耗时间,动脑累;但我还算很努力地逼自己写。
因为不写,很容易就会被接踵而来的计划而抹去痕迹,有点可惜。
写吧,就是帮自己更深入地思考,理清头绪,也借输出的质量看自己成长了多少。
既然选择了出发,就不要走得糊糊涂涂。能积累下来的,都是别人带不走的财富。
旅行这件事,我是认真的。
希望大家都在旅行中玩得开心,学得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