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如果要用一个形容词去概括苏东坡的一生,恐怕十分困难。但是林语堂给出了他的答案:gay。乍一看到这个词,被吓了一跳。因为如今,他的名词用法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但定睛一看,这里一定是取自gay的形容词用法之happy and full of fun。

图片发自App

  林语堂在书的序中写道,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读完本书后,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尚未阅读本书之前,我对苏东坡的印象,主要来源于高考语文的古诗鉴赏试题。此类题目的回答方式多有套路。比如,见到月亮之类的意象,必然是思乡之情;提到酒之类的意向,很可能是哀愁忧愁和烦闷之情,涉及苍茫的景色描写,很可能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所以,考试时,哪怕并不理解古诗内容,在此答题框架内选取一两个点填充答案,自然是不会有太大偏差的。

  如果某道题目中,见到作者是苏东坡,那关键词可能有“抑郁不得志”、“乐观豁达”、“内心豪迈”等等。也正是这些题目,让我对苏东坡的印象变成了,一个空有一身理性无处实现、整日被贬谪抑郁不得志、被打压到极致反而内心豁达、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形象。

  应试教育阶段,尽管无数的老师告诉学生,不要功利性地读书。然而,一直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生,完全无法理解,怎样才是非功利性的读书。

图片发自App

  直到今天,我已全然没有了应试的压力,真正内心平静地翻开《苏东坡传》的时候,我才明白,一本书中所蕴含的内容是如此丰富。读书,是读者与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电光火石”反应的活动。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如果说,学生时代的读书,纯粹是知识层面的增长,那么社会人非功利性地读书,则是生活与经验的拓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学生时代,最为欣赏的就是苏东坡的这篇《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震惊于“莫听”与“何妨”两个词的表现力,一个桀骜不屈的性格透过纸张跃然于脑海前。下雨天,走在湿滑的泥板地上,也许鞋湿了,脚上沾着沙,裤腿儿也湿了一截,如此狼狈的状态下,若是常人,心里早就痛恨死了这样的下雨天。但苏东坡的心里没有怨恨,想着自己刚刚出狱,想着自己贬谪黄州,想着这些委屈,他却想开了,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又能怎样呢?钦佩他的豁达,但仔细一想,却为他心酸。

  林语堂在序言中提到,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月霁,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藏否,则一改置之度外了。

图片发自App

  从这个角度分析,放在今日的社会,也许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会被认为是个情商欠缺的偏才?但林语堂似乎是不认可这样的观点的,他觉得苏东坡如果想要走上顺畅的仕途,凭借他的智商,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他不愿如此罢了。中国文人多对“摧眉折腰事权贵”之行为发自内心地鄙视,他们孤傲的心灵和耿直的性格也与官场的氛围格格不入。安史之乱下的王维和杜甫,在动荡的时局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受限于朋党之争的柳宗元、骆宾王、李商隐,或改革失败或起兵造反或遭受排挤,终是抑郁不得志。张九龄、王昌龄、温庭筠遭奸臣陷害,招致贬谪或失去性命。不知被多次贬谪的苏东坡,在荒凉的黄州、在颍州、在惠州、在儋州,是否分析和思考过前朝的大才子和大诗人被贬谪的原因?答案我们今天无从得知。但事实是,苏东坡的真情流露和不稍隐讳,却成为他的敌人攻击他的最好把柄。

  也许,苏东坡分析过,也思考过,只是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做出有违自己意愿之事,所以,他只能看开了,被贬谪又如何,被打压又怎样,面对纷繁的人生困境,不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