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的彩礼文化:彩礼多少,意味着什么?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给付彩礼的行为,虽然在法律上不提倡,但也不禁止。


上述为百度百科对彩礼的解释。彩礼,是婚礼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看成男方诚意,以及乡村民俗的关键部分,也是表达对女方爱情的承诺,它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人们避不开的话题。


本期,我只简单讲一下我的家乡的彩礼文化演变,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在我的家乡,丘陵居多,临近孔孟之乡的曲阜,有五岳之尊的泰山倚重,自古文化繁荣,礼仪规矩众多。加之丘陵山区,以前交通闭塞,人们日子过得相对保守,对彩礼的讲究也只是借鉴前人的做法。


最直观的印象发生在我的小时候,我的哥哥娶嫂子的时候,是90年代末,那时候的彩礼只有1100,讲究“千里挑一”寓意,当然,现在可能讲究“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了,姑且不说。但从那时候起,以至于自古开始,除去彩礼之外,南方迎娶姑娘的前提,还是得有一份家业,最起码得有房子。


当时,家里翻盖了老房子,也只是置办了简单的家具,倒是嫂子回过来的东西不少,家电啥的,都是陪嫁过来的。


这里面同样体现了一个意涵,那就是,谁想让自家的闺女过得差呢?所以说,彩礼是相对论,而不是绝对论,至少大部分的新人结婚,两方家庭都是出力的。


从这里看,彩礼与其说,是金钱,不如说是让小两口有个好日子的基础保障。



在相当一部分时间里,我们那里的彩礼都没有超过一万元。等到了2000年后几年的时候,才时兴起“万里挑一”的风俗,即彩礼一万零一。随着人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又是自己的孩子结婚大事,没人会在这件事情上犹豫。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家都会有共同的看法,那就是,孩子,都是爹妈养的,都是自己的亲骨肉,这点钱对于生养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特别是,大多数姑娘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东西远比彩礼要多得多。


所以,从21世纪开始,谁家的姑娘多,谁幸福的看法得到普遍认同,特别是当今社会,国民素质越来越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正在被“男女平等”观念彻底击垮。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家里只有女孩的,人家的日子过得相当幸福。


从这里来看,彩礼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它从原先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一种仪式,一种流程,是婚礼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彩礼文化观念,最起码是理智的,是我们应对鼓励的。



但,不得不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我想成为城里人”思想的带动下,彩礼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听到周边的亲戚谈论起给孩子娶媳妇的事情,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彩礼是小事,首当其冲的是你得在城里有套房,要求稍高点的还得配辆车。不得不说,现在当父母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进城买房,人人有车,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相对困难的人家来说,确实困难蛮多,孩子工作好还行,还还房贷,孩子工作不济,仍然需要父母出力,这种现象我也是常听说的。


从这里看,彩礼似乎又向另外一个层面延伸。这就是人家有的,自己也得有,人家没有的,自己想办法也得有。这是一种潮流,是一种习俗,是人们不可抗拒的。


到现在,我的家乡彩礼最多也不过两万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要求进城买房了。当然,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对生活品质,对就业都是有好处的,相反,也意味着自己要付出的更多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结婚彩礼钱”,一词跃然于中国社会婚姻风俗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彩礼钱”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后人沿用“四大件”之说,表达“结婚彩礼钱”的内涵。


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


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00年代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关于这十年间的“四大件”说法,争议很大,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 四大件之说,按照如今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说,应该比较靠谱,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


上述是我截取了一段网上叙说彩礼的演变过程,我想总能引起你的共鸣。


我觉得“一切向钱看”的看法不能有,彩礼攀比不能有,我听说有的地方彩礼动辄几十万,还是农村,实在无法想象。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把“一切向钱看”改成“一切向前看”。只要两个人幸福,工作顺利,家庭和睦,日子简单快乐,不是挺好嘛?


毕竟,成时两个人,离时两个人,最终陪你到最后的还是自己的另一半,从这里看,彩礼,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西南的彩礼文化:彩礼多少,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