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卡片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笔记

哈喽~我是用【图卡记录笔记】的玉莹小主

未来的日子,我将用这个号,同步记录我的学习成长

不只是读书笔记,也会有课程笔记,还可能,有一些其它

我的推荐指数★★★★★

作者介绍

【英】罗伯特·戴博德

本书介绍

大家都说这是一本可以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一本书。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很灵巧的小书,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很自然的切入,站在心理医生的角度,用全身心的关注及投入,通过不断的提问、关注与理解,让来访者了解并不断挖掘内心的想法。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从糟糕的蛤蟆到有理想的蛤蟆之间,距离着一个苍鹭心理医生。从内心是拒绝的(被朋友带过去),到对谈话有所期待,蛤蟆跟苍鹭的沟通从挖掘儿童的基本情感开始,苍鹭的多次引导,加上蛤蟆先生的思考、感受与行动,最终得到思想的解脱与蜕变。

关于: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

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 ,让我们自     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这个状态下的蛤蟆先生,是希望被倾听,被理解的。他当期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种状态不同于“幼稚”,而就只是“像孩子一样”。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含: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我们经常也会有想放任的时刻,其实大多这时,我们是处于儿童的自我状态,希望可以任意妄为,哪怕只是在当下。

当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感觉特别触动:

苍鹭说:你在一个星球上,上面有三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突然觉得,这是小时候的我,也是孩子们的现在。他们在学习如何顺从父母严苛的要求和心愿,导致有些人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失去了自我。

然而,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而我们,或许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包容,让他们尽可能少的感觉到无助和害怕。

父母自我状态:

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但,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在这种状态里,如果我们的父母是挑剔型,那我们也大多是在挑剔别人,且爱批评、爱愤怒、且严厉。

成人自我状态:

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但没有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只有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我们在另外两种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说到底,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本书目录

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
第二章 挚友前来相助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第六章 探索童年
第七章 愤怒的表现
第八章 意外访客
第九章 秘密协议
第十章 午餐聚会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第十二章 说出人生故事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

图卡 | 读书笔记

以下是总图:

~ THE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卡片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