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邹玲静《古诗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心得


12月5日周六晚,工作室成员如约相约网络“课改中国行”第27期。今晚的宣讲人是来自长沙市的邹玲静老师,她带来的讲座是《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的文化启蒙——古诗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讲座伊始,邹老师分析了教材编写的总体特点、统编语文教材的特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新教材的五大变化和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接着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古诗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古诗文教学实践策略有哪些?

(一)把握一条主线

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二)走了“两个误区”

1、忽视年段目标  2、偏重理解诗意

(三)处理“三个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诗内与诗外的关系

3、朗读与背诵的关系

(四)落实“四个环节”

紧抠字词——逐字理解——体会情感

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入情入境”;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诗词情韵;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诗词意境;在拓展延伸,对比感悟中体会诗词意境。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3、品读:一词一句总关情

4、吟咏读:此情绵绵无绝期

讲座最后,邹老师以这样一段话结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学生深深爱上我们的祖国的语言。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激发出生命的诗意,让中华文化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的语文课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听完邹老师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讲座,收获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理念的转变,一方面是教学策略的转变。首先思想理念这方面,感觉自己对古诗文教学还不够重视。从邹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看,不难看出古诗文在小学教材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封面插图、教材编排、选文增加传统文化篇目,都在传达一个信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古诗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外,从这几年小学、初高中的考题变化来看,古诗文的考察比分也越来越重。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先从思想理念上重视古诗文的教学。第二,古诗文的教学策略。自己在执教古诗文时,也一直遵循这条主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但感觉自己对古诗的挖掘还不够,比如诗人写诗的背景、诗人的资料、课外的拓展、对诗眼的推敲、对画面的想象、对比阅读等。只是蜻蜓点水地走了个过程,一是备课不够充分二是课堂引导不够细致。做为古诗,读很重要,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诗意,读出画面,读出诗情,读出诗韵。虽然这些读的技巧也知道,但在教学中对“如何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心中并不十分明了,这也说明教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语文要素,自己要对古诗有独到的理解、全面的研究才行。总之,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努力做好古诗文教学,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爱上我们祖国的语言,去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邹玲静《古诗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