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4 周日 阴天
这个周末,相对轻松一点。没有了赶早的培训,时间也充裕了很多。
周末,丢着空子,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看完了。整整五十四章内容,作为读者,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读完,作者写这五十四章内容,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耐力和毅力,可想而知。
据说,在写好了那个看似平平淡淡的开头以后,路遥给自己定了“死”任务。那就是每天必须写完五千字。他把所有的写作任务以表格的形式贴在墙上,每完成一格,就划掉一格。
路遥,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写作。
在第一部里,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在这里,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独立,孙玉厚的憨厚,孙玉亭对革命的过度热情,田福堂的自私自利,金俊武的精明能干,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读着小说,常常被小说中人物的言行所打动,泪眼婆娑。也被小说中的幽默所逗乐,会心一笑。
每读到一处自然环境描写,心里,就莫名地激动。那山那水,那河畔那田间地头,那桃花杏花,总能用最朴素的美,打动人心。
在第一部里,唯一觉得“不足”的是,作者对孙少安这个人物的刻画和塑造,过于独立,过于理性,孙少安,仿佛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地里是一个侍弄庄稼的能人,在家里又是一个实心实意的孝子。妻子多次有意向他表示要分家另过,他为此还与妻子动手!
读小说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小说中的每一户人家,无论贫富贵贱,都在为一样东西活着,那就是尊严。孙玉亭贺凤英夫妇对村里大大小小的政治活动的热情,田福堂对女儿的婚事的担心与满足,孙少安大胆改革,一心发家致富的决心与行动,金家湾人的种种表现,都是在告诉读者,尊严,于一个人,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
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过于有意描写的尊严,其实起作者路遥内心最怕失去的,一直竭尽全力维护的东西。因为童年时曲折的经历,路遥的内心,很多时候是被自卑笼罩着。后来,他广泛且大量的阅读,才为他在众人面前,争得了脸面,也才有了一席之地。
这部小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与方言特色。小说中的很多方言如“红火”、“背兴”“拉话”“碎脑娃娃”“哇咪二道”“五麻六道”“拨弹”“脚片子”……这些方言,每次读来,内心就泛滥了思乡的情绪。这些方言,是我所熟悉的语言。它在父老乡亲中间,口口相传,成为不老的永恒。
听着这方言,面前,仿佛就是千沟万壑,就是峁峁沟沟的黄土高原,仿佛就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听着两个面容慈祥的人,在你一句我一句地家长里短。
诗人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岁月流逝,改变的只是容貌,不能改变的,是亲切的乡音。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它的枝叶,伸展得又高又远,但它的根,一直在原地。故乡,乡音,就是一个远走他乡,漂泊四方的人的根。
只可惜,也有很多人,在流浪的途中,颠簸着颠簸着,就忘记了自己从何处而来,也忘记了自己的乡音,原来是什么样子。
如此,真是可惜!
如此,也要感谢路遥,他用地地道道的方言,写就了一部鸿篇。那是黄土地养育的儿子献给黄土地最虔诚的礼物。
让我们在心里,向这位作家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