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

第七节:从一个人犯的错误,看穿这个人。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不同类型的人往往会犯不同类型的错误,某一类人会犯某一类的错误。看一个人犯什么样的错误,就能知道他的仁德如何,进而大致了解这个人。 

解读:很多教派对于过都有明确的分类。例如基督教的《七宗罪》,暴食、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而佛教里面的分类是贪、嗔、痴。这把世界上所有的犯错归类为三种。

但是在儒家,孔子并没有对过错进行分类。但是这里可以把过错分为两种,过以及不及。你做一件事,要么是太过了,要么是不及。太过了也不行,没有到也不行。孔子强调的是中庸之道。

子路有一天问孔子:“闻斯行者”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文斯行之。”你的父亲和兄长都在,先去问问你的家人在做打算吧。

但是冉有也问孔子:“闻斯行者”孔子回答说:“你听到了怎么还不去做。”

这时候旁边的学生就有点蒙圈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两个人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

孔子这是因材施教,子路性格莽撞,属于急性子,遇事不冷静。而冉有,慢性子,行动墨迹耽误事,所以给出的答案也就不一样。

你看,这就是过与不及的区别。子路是太过,而冉有事不及。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问题,提出不同针对性的答案。一件事,不能够太过了,也不能不及。不及我要把你拉回道中道来,这才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论语》,孔夫子倡导我们拥有中庸之道,你看生活中,太过于节俭就会变成吝啬,而太过于浪费就是奢侈。两种生活都不合适,朴素的生活才是适宜的。

孔子所追求的就是不犯错误的境界,其中就是中庸。而前面说的“好仁”的境界一样,中庸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里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