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挂牌价”,畸形的中介机构你能否识别出来呢?

“一个榴莲一千万,一个香蕉一百万”,为躲避二手房成交参考价监管要求,深圳一家中介门店想出了花式“套路”:将房子的挂牌价用榴莲和香蕉代替。“水果挂牌价”引发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该中介门店已被罚停业整顿一周。

在房产行业,买家和卖家之间,房产中介并不是中立的。一来,房屋总价高了,每笔赚的佣金才会更多;二来,加大购房者的心理恐慌,市场更热,房子才更好卖。正因为如此,管好房产中介是楼市调控的重要部分,房产中介不负责任地信息发布,会提高人们对楼市的价格预期,卖家会出现惜售心理,买家更会出现价格恐慌。当然,有些小中介也是有自己小算盘的。考虑到同行竞争,以及买卖双方跳过中介等因素,不得不在中介费上做出让步。收入怎么保证?后期通过贷款服务费等,巧立名目的收费补回来。

如今网上虚假房源信息泛滥,在二手房网站上,房源多到眼花缭乱,但是,其中真实房源不会超过40%,真实房源里还有至少一半是重复的房源,也就是说,在一个二手房网站上,有效房源最多20%,剩下80%都是房型完美,装修时尚,价格低廉的虚假房源,目的只有一个:吸引潜在客户拨打他们的电话,然后保存你的电话,接下来就是频繁的推销。当电话接通后,中介人员通常有两套说辞:一是不好意思,这套房子刚刚卖掉,还没来得及从网上撤下来;二是这个房子在的,但是上家出差了,现在联系不上,我先带你看看其它房源吧。

再差的房子,在中介的嘴里都是好房子。尤其是在看房的时候,楼层高就带你去阳台看采光,楼层低就带你看天井,厕所小就告诉你洗澡不冷,厨房小就说做饭少,房间朝北就说夏天凉快,房间朝东就说没有西晒,紧靠高架就说交通便利,挨着电站就绕道远行。假话被说一百遍,并不会就此成为真理,但在特定时空下,难免掀起较大波澜,让少数人因此得益,让多数人因此受伤。


评估费,很多买房人一定在合同里,看过这个词。很多人会有疑问,这笔费用是不是一定要交?因为房产评估,并不是买房人自主的需求,而是银行要确定房产价值,也可以说是银行委托的。由于银行是借钱人,拥有更大的话事权,所以这笔费用就转接到借款方,也就买家身上了。

这笔费用一般是中介代为收取,按照房价或者贷款比例,大中介的收费标准是千分之三,小中介也有收千分之一的。但黑心中介一般会收千分之五,因为标准从来都没有公示,谁也不知道。如果不涉及高评和低评等特别操作,正常做评估,只要中介乱收费,完全可以自己找评估公司。当然了,全款买房,不存在评估费。

但还有种情况,房子有贷款,中介一直说由业主解押,用买家部分首付款,但是在签署的协议里,悄悄出现担保费,很多不明真相的买家,稀里糊涂的就签了。这个所谓的担保费,其实就是中介垫资利息,凭什么买家承担,解押难道不是应该业主承担吗?

中介这个时候扮演的,就是和稀泥的角色,一切以促成成交为目的。一旦白纸黑字,后期维权很难,这是典型的合同坑,所以在签约的时候,逐条仔细看。或者,直接使用地方政府房管部门,提供的标准合同模板。


中介门店之间竞争,常会在上家收到定金后到网签合同之间这段时间里,其他中介通常会很快得到消息,并频繁打电话过来告诉你,你的房子卖便宜了,被这家中介坑了,他的客户已经明确多加20万买你的房子。这种话99%不可信,1%可信的中介必定会拿着定金和协议来找你的。

配合上“背靠背”谈判,跟中介指谈价时,中介故意把上下家分开在两个房间,不让彼此见面,各自出价后再由中介在中间传话,等到上下家的出价差距不大时,再面对面谈,这种情况我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对促成成交是有好处的,当然对中介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却损害了上下家的利益。

对比曾经忙碌的中介,如今前所未有的”闲“,也前所未有的想促成成交,甚至出现一小队中介服务一个客户;部分中介失业,干起兼职,甚至转行。我们对中介应该抱有谨慎的心理才能防止我们被骗上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果挂牌价”,畸形的中介机构你能否识别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