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城三王

——40年了,没变化!感谢这部小说,给满分,通过它知道了时代的路径。

阿城的三王是指三部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

我在豆瓣图书中搜了一下,发现历来版本合集,都是棋、树、孩的顺序,这也与我心中,对这三部中篇小说给予的评价相符,阿城的处女作棋王最好,后两部按顺序次之。

我今天刚刚作出一个约束,今年用7个月时间读完40本书,这本书却是40之前一篇的旧账,写完这个书评,就开始进行40本书攻坚战,至于能不能完成自我约束,我也不知道,就如同我不知道疫情会突然降临,不知道下个月我会身处何方。

我现在的打算是按照近代传统汉语作家名录,按照作者姓氏首字母A读到Z,这本书写于30年前,写的是40年前的故事。

那一年,时代的泥点从天而降,临到绝大多数人身上,阿城笔下的隐喻,就是这一群人。

棋王是一个具体的人,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人,他不仅是象棋爱好者,也是一位真正的高洁人士,但有人说,作者阿城的棋王有道家思想的高洁,但阿城在文中写了几位油腻的道家象棋传人,除了嘴炮,他们和棋王差远了。

我读的棋王,只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一个人在一个时代里,能完全遗世独立吗?答案是不能,棋王不能,树王不能,孩子王也不能。

请注意看棋王的结局,可能大家以为那是棋王的高光时刻,他以单方盲棋的形式,以一己之力,对战大赛前九名选手。我读到这里时,一直担心棋王的最后结局是累得口吐鲜血,卒于当场。

谁会真觉得棋王很容易,很逍遥呢。我想:只有像我一样害怕棋王随时猝死的读者,才能在今天这个肆无忌惮的996时代,真正的说自己读懂了棋王。

棋王是入世,树王是出世,一个前精忠报国者,退隐山林,发现自己连一棵树都保护不了,他又能做什么?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几天几夜的看着,只能去殉道,树王的结局是死亡。

但谁知道阿城所想表达的“道”到底是什么呢?是树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么?还是人为山火的那场描述,期望在大毁灭中,得见重生呢?或者阿城也不知道,树王殉的到底是什么道?

我想起前几天看微博,一个企业老总对朋友说,我现在上台给员工演讲,过一会这帮沙比就会热泪盈眶!看到这里,我想,这群员工估计早准备好了眼泪,心中说,终于等到这丫上台了,演出时刻开始!!但其中总有会有几个动了真情的,甚至现场情绪过于激动,猝死也是可能的,那他是殉的什么道呢?!想来,不过是笑话一场。

我也并不觉得树王的殉道对象,到底有什么可笑。我明显是在笑话那些,连树王这一殉道者,都容纳不下的那群行尸走肉们。

与文艺——棋艺打交道无意义;与自然——大树共命运也无意义,那么就去教育孩子吧。这就是《孩子王》,有多少人把自己高洁的愿望设定成做教师呢?每一个有这种愿望的人,都是闲得蛋疼。

学生从来就是一些人成就自己成就感的工具,包括阿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

这名被取缔的教师,实际上也并没有做出什么新鲜事,只是把孩子从政指重压挽救回来,教导他们把文章写通顺,把文字技巧完善一下。

这个世界又过了40年,作文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林立大街小巷,也在抽干每位家长的钱包。所以,会写作文到底有什么用呢?在小说中,从此以后,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待比同龄人遇高一点的文字工作者,这与今天作文培训机构的高收入教师们,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任何区别。

40年了,没变化!感谢这部小说,给满分,通过它知道了时代的路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阿城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