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宝:如何推进“指尖上”政务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

袁国宝,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移动互联网趋势观察家、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本文内容摘自袁国宝著作《政务新媒体—引爆指尖的“政能量”》一书。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使社会舆论的源头无限增加,传播内容难以控制,负面舆论极易扩散,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为扼制负面舆论,政府新媒体必须占领社会舆论宣传主阵地,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者,掌握主导权。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治理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给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不仅要提高决策速度与效率,还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预判,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性,与社会大众开展良性互动。因为传统媒体(电视、报纸等)的传播速度较慢,覆盖人群有限,无法满足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传播速度的要求,无法做到提前预警。而政务新媒体不仅覆盖人群多,还能让信息实现实时传播。同时,社会公众希望享受到更多元化、更便捷、价格更低的社会公共服务,借助政务新媒体,政府可以很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这一需求。

如何提升政务新媒体运行的水平

(1)解放思想,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政务新媒体的意识

领导干部是各级政府的核心成员,是政务新媒体应用的主导者、倡导者。要想提升政务新媒体的运行水平,必须增强领导干部利用政务新媒体的意识,鼓励领导干部主动学习政务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为此,上级部门可以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对领导干部进行政务新媒体培训,让领导干部掌握政务新媒体应用技能,增强政务新媒体使用能力,提高政务新媒体运行水平。

(2)敢于创新,多种方式实现政务新媒体的有效运行

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外采购,从优质供应商处引进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规范政府新媒体的运行,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信息安全,使政务新媒体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政府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应避免的误区

(1)切勿盲从,要量力而行

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门都适合开通政务新媒体,政府部门在开通新媒体之前要将部门需求与用户需求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账号数量,要做好顶层设计,创建协同关联的政务微信群,打破层级间、区县间、部门间的隔阂。

如果政府某部门开通了政务新媒体之后,不能及时发布信息,发布的内容质量较差,没能做好与网友的互动,引发信息安全事件,不仅不利于部门形象的塑造,还有可能引起公众恐慌,给部门形象的塑造造成不良影响。

(3)切勿跟风,要真抓实干切实服务群众

政府开通政务新媒体的初衷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刚刚开通政务新媒体,人员配置不足,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内容建设,多开发一些真正对群众有益的功能,多推出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策略与路径

推进政务公开更加高效便捷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政务新媒体需要承担的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意见》写到:“要发挥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沈阳市人民政府的政务微信平台“沈阳政务”为例,该平台为法规公文的发布、政策的解读开辟了一个专栏——政务公开栏目。另外,新华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启了“千家互联网小镇行动计划”,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及党政机关推出了一个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为这些部门与机构提供了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

推进政府创新服务能力

政务新媒体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创新性地将交通事故处理转移到了手机端,利用政务微信方便快捷地处理交通事故。大连市民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大连交警”,就能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快速处理一些小型交通事故,比如车辆剐蹭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事故鉴定、保险理赔的速度与效率,缓解了因微小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问题。

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公共交通是其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满足城镇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连市旅顺口区交通局利用政务微信平台,通过引入GPS车辆定位系统创建了智能公交系统。居民可通过该系统查询公交路线、站点、换乘方式等,还能定位公交车位置,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计算等待时间等,可根据这些信息合理地安排出行时间,减少等车时间,避免错过上车时间。该系统为居民出行带来了真正的方便,受到了居民的强烈称赞。

塑造政府现代高效的工作形象

地区政府形象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投资环境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地区政府存在不作为、慢作为行为,投资方往往会放弃投资;相反,如果一个地区政府的行政效率极高,投资商往往会积极投资,而且会结伴投资。

目前,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塑造政府形象的强有力的工具。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被动地接受信息。但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变得更加开放。一个地区政务新媒体的发展高度往往取决于当地政治、经济、行政、文化的发展程度。比如,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的“上海发布”就是高效政府的代表。在这个政务新媒体的市政大厅中,市民可以查询公交信息、路况信息,还可以办理出入境证件,查询个税、公积金、医疗保险等信息。


联通党、政府与群众

政府新媒体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党、政府、群众紧密连接在一起。政府要利用政务新媒体创建一个科学的沟通机制,密切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发展电子政务、政务微博、网络问政、政务微信等各种各样的政务新媒体,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这些政务新媒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人民群众建立互信、包容、合作关系。

大连市西岗区365市民大楼服务中心创建了一个政务新媒体——“大连西岗365”,该账号不仅经常发布“365市民大讲堂”、政务信息公开等信息,还专门面向外地务工人员发布一些就业信息,帮他们尽快融入本地生活,帮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获取群众的信任,增进与群众的距离。

畅通公众监督政府的道路

政务新媒体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渠道,公众参与有利于政府与社会大众交流互动,调节政民矛盾,为社会稳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另外,政务新媒体为社会大众监督政府的决策行为、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了新途径。例如,浙江省温州市司法局开通了一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人民监督员在线”,这个政务新媒体以“依法行使人民监督权,保证检察权规范运行”为目标,支持监督员对案件进行监督,进行在线举报,为人民参与监督提供了一个新渠道,也对监督员行驶检察权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推进政府创新治理的三个层面

技术层面

(1)建立整体性的回应机制,拓展电子政务的公共参与功能

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破除将政务新媒体简单理解成一种政务信息化工具的狭隘观念。发挥政务新媒体改造政府流程的功能,从而实现以民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在运行模式上要秉承“物理上多个部门,逻辑上一个政府”的理念,对现有的政府办事平台、政府网站予以整合,以公民的需求为主线调整相关流程设置,使访问者能方便的办理业务。

(2)拓展政务新媒体的公共参与功能,可以采取设立虚拟电子社区、民意手机平台等方式引导公众积极献言献策。为切实保护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对政府回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如设立部门回应效率排行榜、在考核中加入网民满意度等内容。

制度层面

无论技术革新还是理念更新,只有落实到制度变迁之上才能取得稳固的效果,促进政治良性运行。

(1)坚持制度自信,发挥我国特色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迅速崛起表明我国目前的制度是富有成效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是改革一些具体制度,使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始终坚持我国的基础制度和基本制度,更加自觉地扩大制度共识、深化制度认同,夯实制度根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完善具体制度,推进公众参与的制度化

★出台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试先行,对参与的程序、主体、权利和义务做出规定,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认定,在时机成熟之后制定公众参与方面的统一立法;

★逐步把非制度化参与拉入体制内。通过舆情监测发现群众的非制度化参与热点,主动介入,消除公众的质疑;

★强化问责制度,建立公众参与领导绩效评价指标,对重大决策未经公众参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予以从重处分,同时通过行政诉讼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倒逼行政机关改变决策习惯。

文化层面

新媒体毕竟只是技术,本身并不内含任何价值取向。对我国来说,理智的策略应该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契机,积极开展价值引导,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

(1)顺应时代要求,更新治理理念

为推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更好的将新媒体技术与善治的相关理念结合起来,政府应该转变以下几种错误理念。

★实现全能统治型理念向放权服务理念的转变。现阶段人民有参政议政的诉求也有参与决策、进行监督的能力。应根据近些年的改革实践,合理划定政府的作用边界,建立有限政府,使政府从管不好和不该管的领域退出;

★以平等合作理念代替等级权力观念。目前依托互联网产生了大量的民间组织,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思想上破除等级观念,积极扶持,平等对待,使社会组织充分行使自身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

★以参与协商取代主观专断。新媒体的出现为多元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实现了相关主体的即时对话、沟通、回复功能,政府部门再不能凭借信息优势独立决策。这就要求政府转变主观专断的理念,在决策阶段借民智、集民慧,消弭民声与官声的断裂甚至对立,形成常态化的政民参与协商机制。

(2)培育公民社会,夯实治理基础

近几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表明我国公民在面对公共事件时缺乏理性,缺乏文明治理时代的基本素质。这与我国传统高度一元化的社会体制是分不开的,唯有政府主动承担起引导公民社会形成的责任,才能为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打下基础。

★利用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引导人们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反思中,为确保传播的方向可控,可以培养一批“权威”的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

★积极培育非营利组织,引导公民的社会参与。根据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对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权利与义务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管理有法可依,从而强化非营利组织的自主自律意识和民主法制精神,形成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袁国宝:如何推进“指尖上”政务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