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书读完很久才开始下笔去写这篇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尝尝会不自觉的会将自己带入蛤蟆的角色,虽然我没有严厉的父母和强势的朋友。但在读着读着的过程中,通过回想更多的往事,对曾经困惑、焦虑的自己当时所处的心理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虽然是心理方面的书,却并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道理。而是通过蛤蟆先生一次次与心理医生交流的过程,去慢慢展开书中的内容。概括下来,书中主要介绍了三种状态和四维坐标。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四维坐标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和“我不好,你也不好”。而我也确立了逐步成长努力处于成人状态理性思考问题,转变心理努力实现“我好,你也好”的双赢的追求目标。

另外,对于蛤蟆先生这个人物,我是喜欢的。他有比较富裕的家庭背景,有在他难过时候陪他帮他的朋友。有还算体面的社会身份,但是他还是会因为某些事情而陷入抑郁状态而难以自拔,这让我觉得蛤蟆先生是鲜活的。曾经大大咧咧的蛤蟆也会突然陷入抑郁状态,为什么呢?说他曾经的处事方式不好?可他也安稳生活了好多年。如果没有酒驾入狱的契机,他可能还是会这样“安稳”的生活。然而多年的平安无事,还是在他出狱回来后改变了。他陷入了自我怀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朋友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会不会滑入更加绝望的深渊。不过好在后来他也走出来了,学了新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也就想通了。

所以我觉得或许人有的时候就是要自己成全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难自己去一一解决,情感上的事情可以找朋友父母,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脑子里没有的事情是不能凭空出现的,多听多看多感受才是生活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