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精准方能发力 有效引领才有路径 ——2020年教研员教育教学研究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值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冬之际,在凤凰山麓、清江河畔、华龙村中,八县市教研精英尽数出动,群英荟萃,参加了州教科院的策划、组织的“2020年教研员教育教学研究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三天时间,短暂,充实,享受,快乐。收获良多,不能俱述之,择其一二汇报如下:

        一是此次培训让我们定位更加精准。一直以来,“自我定位”成为我们教研员的最大困惑。唐僧西天取经,逢人三句话“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短短三句话,道出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因为这三大问题思考得清,所以,这一代高僧能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立地成佛。而我们呢?我是谁,可以勉强回答,我是教研员,追问,教研员是谁?就不得而知了。教研机构长期以来处于尴尬地位,可有可无,为其是存是亡还有过激烈争论;教研员身份不清不楚,是教师还是教科研人员?在定编设岗时,认定为教师,高级可以少定,在职称评定时,认定为教科研人员,条件可以高靠;教研职责不明不白,说是行政单位,确实不是我们本分,说是业务单位,又时不时地安排检查任务。定位不准,目标就不明,任务就不清,效益就无存。用一句俗话讲,叫住“屁股决定嘴巴”,你坐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问题是,我们不知自己坐的是什么位置。

        所幸的是,这次培训精准了我们的定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教育科研队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定位准了,我们就能自我审视,就有了出发点,就有了归宿地,教研就有了方向。

        二是此次培训让我们提升有了路径。除“自我定位”外,“自我提升”是教研员的另一困惑。“如何自我提升”“自我提升的路径在哪里”?长期以来,我们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偶有参加,也主要是与老师们一样参加一些学科培训。教研员与老师从学校毕业,起点一样;接受同样的培训,见识一样;同处互联网下,获取的信息平台一样。但我们的职责不一样,我们对学校教师有引领、服务等责任。很多时候,我心惴惴不安——“我拿什么来引领你,我的教师”“我们引领教师,谁来引领我们”?于是,我们常常局促在县域范围学科碰撞,本教研室内相互交流,以期提升自我。初期确有所获,但交流长了,大家的路子都摸熟了,底子都探尽了,再交流就尤如“萝卜煮萝卜,还是一锅萝卜汤”。

        所幸的是,州教科院组织的此次培训,专门针对教研行业特点,定向培训。请来了许多专家,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观点,新策略。比如在专家引领下,厘清了自己的定位;明晰了观课议课及教学指导的基本方法;规范了试卷命制及质量分析的基本思路;深入认识了专业的考试评价体系……同时,搭建了支架,展现了州内教研工作的校本教研的特色与经验。专家的讲解和兄弟县市的示范让我们茅塞顿开,让我们提升有了路径。感谢州教科院在我们的萝卜汤里放入了“羊骨头”,“萝卜汤”变成了“羊肉汤”。

        三是此次培训让我们求索有了榜样。此次培训我们目睹了已退休,却退而不休依然奔波在教学研究道路上的曹松峰专家的风采;欣赏了心理年龄永远38岁,在教研路上放飞自我的朱玉林先生的魅力;感受了把高考试题命题规律研究到极致随意而侃的华林飞先生的幽默;领略了致力于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且效果显著的熊德淮先生的激情……他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研究,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工作不力开脱?我们唯有返岗后及时反刍、咀嚼、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我们的教研工作中去尝试,去践行。当然,我们能望各位先行者的项背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研培中心的参训人员乃至于我室全体人员一定会有这个信心向榜样们学习,不用扬鞭自奋蹄。力争向龚院长提出的“有威望;有地位;有影响”的目标奋斗。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位精准方能发力 有效引领才有路径 ——2020年教研员教育教学研究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