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从某一天开始,喜欢上了做饭。因为莫名觉得做饭的过程让自己很放松,也很开心,这大概是兴趣吧……
从开始做饭到现在,尝试了很多,我喜欢把历史做过的菜拼在一起,每每有尝试新菜,就更新进拼图里,当作是自己做菜的历史墙,还蛮有成就感的。
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厨子
认识了快4年的室友,在她生日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有一段这样说我:“北漂的日子里,最最期待的居然是XX做的大餐,从来不曾想过她那样的人,竟然还会囿于厨房,做出精制的美食”。恩,从来不曾想过……
大学4年的死党,在我连续发了1个月的做饭朋友圈之后,非常好奇地问我:“你朋友圈的那些菜,都是谁的杰作啊?“即使我基本每条朋友圈都在强调菜是我做的,我死党强大的潜意识依然觉得那些菜绝对不可能是我做的。恩,绝对不可能……
而我自己,也从来未想过,有一天会把做饭当成一种兴趣。现实总是喜欢打人脸,偏偏一些自以为和别人以为大概率不会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
你和别人以为的不可能,那真的只是以为而已。你的潜能,可能超乎你的想象。而如何挖掘你体内的潜能,培养小兴趣呢?想借做饭这种事情分享一些小心得给大家。
未尝试前,不要轻易说放弃
五音不全,或许不适合唱歌,放弃尝试
肢体不协调,或许不适合跳舞,放弃尝试
手残党一枚,或许不适合画画,放弃尝试
习惯性地否定一切认知里面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一种很恐怖的事情。因为人的认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是错的。而未尝试前的放弃,有可能会导致你因为错误的认知,放弃正确的道路,是错过。
如果我坚持我这辈子都不怎么会做饭的认知,那我也不会找到这件一件令我开始的事情。很多东西,至少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试过了,再说继续,或说放弃。
从简单开始着手
正式入做饭坑前,我做的第一顿饭是:咖喱意面。坦白讲,意面煮煮就熟了,这个操作一般人应该都会,然后用土豆、洋葱、胡萝卜和咖喱块浓缩成咖喱汁,淋在意面上面,一碗咖喱意面就出炉了。
简单、上相、好吃,这对于第一次做饭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白送的鼓励啊。我当时就在想:“做饭不难啊,我干嘛不试试”。因为这道菜,开启了我的做饭之路。
“从简单开始着手”这个原则其实适用于大部分爱好或习惯的培养。不管是选择做饭,还是选择健身,或是看书。从最简单,最易给你带来成就感的操作入手。
塑造仪式感增加动力
我每周末基本都会至少做一次饭,每次做完后都要发一条朋友圈,主题叫#周末试毒,我把整个过程看作是为自己塑造的仪式感。所谓的仪式感就是圣诞节到了,大家纷纷有意识地安排活动,有人参加party,有人找好友聚个餐,最后再发条朋友圈。
这样看来,仪式感其实有四大要素:时间、主题、行为、晒。在某个时间,围绕某个主题,执行某种行为,然后晒一晒。
对我来说,我每周六/日,做一顿饭,发一条朋友圈,主题是#周末试毒,这就是给自己塑造的仪式感。当仪式感越来越强时,其实就像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新的节日,而且每周一过。节日嘛,大部人都是爱过的。
“塑造仪式感增加动力”对于培养爱好或习惯非常有帮助,当你把想做的事情塑造出仪式感,一切都会变得更有动力。
形成人设倒逼进步
通过晒朋友圈,我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大厨”。既然要晒圈,当然不能晒很丑的照片呐,要足够做作才行。
首先菜的摆盘要看得过去,挑颜色鲜艳的食材,尽量摆得好看一点。
其次要用食物滤镜让食物看起来更有卖相,我喜欢用foodie来给食物拍照,每盘食物拍至少5张,挑最好看的一张发朋友圈,做作吧?
人设哪有那么简单就形成啊,真的需要好好经营。
有时候停更,会有人问你说:“这周怎么没有“周末试毒”啊?”每每听到这种话都觉得原来有人在关注着这个小栏目呢,也不想让大家失望,那就继续做呗。
慢慢地,大家会觉得我做饭似乎很厉害,慢慢地习惯了大家觉得自己做饭很厉害,想努力不让人设崩塌。就这样借助着朋友们的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逼着自己把做饭这件事情做下去。
“形成人设倒逼进步”算是一种所谓的对外宣言吧,当你害怕既有的人设崩塌时,你会越发努力地去巩固已有的形象,逼迫自己进步。
打怪升级,走向巅峰
菜呢,和大部分事情一样,都有简单、中级、高级之分。一开始从简单的做起,当简单的菜系基本掌握后,我就开始接触难点的菜系,比如油炸和煎鱼对我来说就蛮难的,因为比较难控制油炸的时间,一不小心就炸过了。
但中国菜系博大精深,清蒸、爆炒、油炸、水煮都知道如何操作,才是一个好的厨子嘛。于是我就开始接触拔丝地瓜、红烧鱼这些对我来说难度系数高一点的菜。也做坏过很多次,但第一次做坏了,那就第二次再做嘛,有点挑战才会更有意思。
“打怪升级,走向巅峰”也是提高自己做事技能的一种方式了,当作简单的操作觉得没啥挑战了,那就开始接触难的,让做同一件事永远给自己带来新鲜感,其实很重要,而这个新鲜感往往来源于逐步上升的难度系数。
试过,方知合适与否
兴趣,大抵需要培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