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雅/文
有幸得到《极目新教育》,源于朱永新老师的新春赠书,还领取了“还债”的作业(读后感)一份,拿到书之时正值回娘家过春节,父亲身体自一五年以来一直欠佳,我离家山遥路远,一年难得几日回家给他的陪伴,思虑再三,为能安心陪伴父亲,终于还是没有带上需作任务的这本厚重的书。
说实话,抛下它实为有些“牵挂”(关键是任务驱使,担忧“啃不完”“写不出”),终于在离收假还剩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丢下亲人,返回小城,开始“啃”读厚重的《极目新教育》一书,算算日子,每日不能少于一百页,都需五天才能“啃完”,可这实在有些“啃”不动。
近一周时间的“啃”读,读得实在吃力,才疏学浅的我,断断续续起早贪黑,好不容易算是基本读完,可要写出一个感悟来,还真不知道从何处落笔,又反复就一些文段“细嚼慢咽”之后才有了一些初浅的感悟,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极致”。
一、极致的图画选择
从没读过如此创意极致的书,过往读过的各类书籍,都是用文字作序的,而《极目新教育》却创意独特,一共九章作品,傅老独具匠心用了九幅画来作开章序言。
起航:“从生命的遥远景深而至临近境地,映照了中国当下新教育的心跳脉动”选取了保罗·高更的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世纪的扣问,百年的沧桑总有一个敲响了的启程钟声。
心灯:“新教育不正是前驱者心中的一座灯塔吗?”选取了布丹画作《翁费勒尔的堤岸和灯塔》,一灯能破千年暗,人在世间走,总得有盏心灯。
弄潮:“弄潮儿排山倒海般的心志气魄”,选取了艾伊瓦佐夫斯基的画作《九级浪》,文化之潮,文学之潮,涌动的是书海的能量。不想随波逐流,就该扬帆起航。
竞放:“沐浴在新教育的十大行动的阳光下,师生们旺盛的精气神”,选取的是凡·高的《向日葵》,十里春风林初展,百花争艳春满园都是竞放。
温特的《麦田》、拉斐尔的《雅典学院》、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
无一不从某一个视角与新教育的意涵能产生心灵共鸣、精神共振的顶尖的画苑佳品,奉献给他的读者朋友,无一不极致的带给我们的是酣畅淋漓的想象,让人思绪产生无限遐想。
二、极致的文字抒写
全书四十余万字,洋洋洒洒抒写出新教育轰轰烈烈的发展历史,既描述了新教育的十余年实践,又点评了新教育团队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既品评了新教育发展之路,又梳理出新教育的蓬勃走势;既对其历史定位进行了睿智分析,又对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进行了历史性的定性、定位,文章中言语表达可谓使用到了极致。
“知而不行,是为未知”
“知而行之,是为真知”
“海纳百川,阅读化人”
“读书,点化了师生灿烂的生命”
“西方教育,幽径通天。东方教育,气吞乾坤”
“大难唤才俊,久病思良医。教育的沉疴必然唤起教育界的空前觉醒。”
“文化,凝集一个民族。教育,崛起一个国家。”
“面对教育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出发上路,不惧‘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回首征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凯歌面前,‘波澜不惊’ ‘宠辱偕忘’;眺望远方,时刻准备着‘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
诸如此类,每一句话,每一个文字的思索都是极致的,无不令人回味,让人心中泛起涟漪,每一次回味都是对自己心灵的再次净化。
三、极致的理论阐述
“至小无内,至大无外”正所谓将理论高度概括到了极致。
“新教育拥有三大理论支柱——
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智慧,此为新教育继往开来的狠。
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此为新教育擎天撑地的柱。
三是国外教育的优秀思想,此为新教育滋兰树蕙的流。”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
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四种精神: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五大理念: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四大改变: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十大行动: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聆听窗外声音。4.培养卓越口才。5.构筑理想课堂。6.建设数码社区。7.推进每月一事。8.缔造完美教室。9.研发卓越课程。10.家校合作共育。
……
我想:如果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且以极致的要求完善起来,应该就是圣贤之作了。
四、极致的人格魅力
初识新教育,是在加入星火教师之后的一次暑期“星火集训”,团长告诉我们,活动的一切资金来源都是新教育基金会——上海昌明基金会提供的,在那里,我初识基金会的星云老师,从此我开始了对新教育的向往,翻阅了不少关于“新教育”的书籍,在那些书籍里,我“认识”了朱永新老师。
我以为,他身上所凸显的人格魅力,的确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学习和追寻。一是他所倡导的新教育,核心是适应了当代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成为现代中国教育思想一大流派,不仅受到全国许多中小学的追随,而且亲自参与新教育改革与实践,并推动这项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切,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创新精神。二是他和大多数成功学者一样,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源于他的丰富教育生活积淀。可以说,他是从草根走向高端,应源于他对教育的追求。三是他这一路走来,坚持阅读与思考,善于研究教育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任何教育家和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影响一个时代,关键在于根植于时代的现实和未来走向。
他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发展,关注中国教育存在问题,并总是站在时代前沿和中国社会现实,面对教育难点和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路径和方法,不断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
傅老先生说他眼里的朱永新是“赋予教师与学生新内涵里的学术人,是在学者与官员角色间穿行的‘两栖人’,是开凿奇想与现实通道的追梦人,是在理论与实践碰撞时寻找默契的探路人,更是衔接既往与未来的求索者”。
书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傅老先生对朱老师的高度评价与赞誉,无不抒写出朱老师的极致的人格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随星火团队,沐浴着新教育的滋养甘露,我也终将求索属于我的极致人生,欲穷千里极目远望,更上万仞教育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