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疯传一个妹子的的亲身经历
亲戚家的熊孩子驾到,把怀孕四个多月的嫂子猛推下沙发,并说“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我看到都吓坏了。
不敢想象,如果妹子没有及时拉住嫂子,或者说嫂子身边没有别人,后果会是怎样?
尽管“以暴制暴”的方法并不值得推崇,针对孩子是要讲方法,讲技巧,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似乎都并没有什么用。
大家早就受够了熊孩子的杀伤力。
反正这次网友们纷纷表示很爽: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家长或老师肯定教育过要尊重孕妇,不能推搡。可他为什么还是如此肆意妄为?
帖子中有一个细节:当这位妹子狠狠地修理了熊孩子之后,孩子的奶奶抱怨说:把孩子的背部打肿了,膝盖也青了。
言外之意就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再去伤害孩子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01
“他还小。”
“他还不懂事呢。”
“你一个大人好意思跟小孩子计较吗?”
“一看你就没有过孩子,有了孩子你就能理解了……”
本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却被父母当成了最好的借口。
放任、纵容,甚至唆使孩子去做一些错误的事情,这样的父母不但无知,且无耻。
以这些借口在公共场合干扰甚至是伤害到他人的做法,其实都忽略了一点:
孩子当然是小的,不懂事的,不应该计较的,可以理解的。
但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却是大人,是成熟的,要遵守规则的,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
你只是把孩子的不懂事,当成了你没有教养的挡箭牌而已。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不合情理的,难道不应该让孩子们随意生长吗?为什么要压抑他们的天性呢?
可是“教养”本来就是一件压抑天性、限制自由的事情啊。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点是,我们可以克制冲动的本能。
因为克制了所有的狂暴与贪婪,我们的社会才不会混乱无序。
我们才得以高高兴兴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不必担心被抢劫财物;坐在安稳的咖啡厅里轻松聊天,不必担心被飞过来的一颗流弹夺走生命;在温暖的大床上安然熟睡直到天亮,不必担心第二天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
我们彬彬有礼,我们彼此尊重,我们循规蹈矩,这才配作为人类而生存。
否则,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我有一位朋友,有次跟孩子一起坐电梯,孩子按了B1,她问:“你要去B1吗?”孩子摇头,说只是好玩。她说那你要自己下去,因为我们没有人要去B1。孩子说不敢一个人下去。
她说那好,这次我可以陪你下去,但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下次再随意乱按,你就必须要到按的那一层,这是对自己的举动负责任。这种“好玩”浪费了电梯电力,也浪费大家时间,是很羞耻的事情。
孩子乖乖点头说好,从此再也没有随便乱按过电梯。
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并不缺少善意和宽容,缺少的恰恰是对于公共规则的敬畏与遵循。
只有拥有了限制我们的规则,才能活得更加平等自如。
02
没有孩子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对做了错事不以为然,背后反映的其实都是家长教育的缺位。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并不认为这是在犯错。相比较熊孩子,这些熊家长,更让人牙痒痒,孩、还一点儿招儿都没有。
家长要清楚地知道:
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经常说脏话,他会学;
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虚伪狡诈,他会学;
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势力小心眼,他都会学。
所以,你在家是怎样的言行,那么你的孩子将来都会毫无保留地复制到自己身上。
我们讨厌熊孩子,但真的不是这些孩子不懂事,他们的素质完全是因为没有家教。
“长大了就懂事了”只是一句缥缈的祝愿而已,可不是一个数学公式,百分百应验。
当然,也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孩子错误行为,值得理解和宽容。
但更加聪明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见过这样的报道:
某次乘机去国外,气流颠簸,一个小男孩忽然大哭不止。他的父亲始终在安慰他,半个小时后气流平稳,小男孩停止了哭泣。
待到下机时,每一个走到门口的乘客,都有些惊讶地看着这对早早站在门口的父子。小男孩规规矩矩站在一旁,父亲递上一张手写的字条。
“今天因为我的孩子晕机和恐惧,长时间发出不雅的声音,给您带来了困扰。向您致以深深歉意!”
轮到“我”时,“我”双手接过那张字条,然后低头看了一眼那个小男孩。
他努力地挺直身体,像个小绅士一样,冲我露出一个笑容。
“姐姐,对不起。”
作者说:那是我见过最令人舒心的可爱笑容,仿佛走出机舱时瞬间洒下的第一道明媚阳光,又像是一颗清凉微甜的薄荷糖,很难忘。
想起两句老话。小时候老人常说给我听的,始终牢牢记着。
“惯吃惯喝绝不能惯毛病。”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无论是稚子还是成人都想“做自己”。
然而真正的“做自己”不是惯出一身肆无忌惮的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臭毛病,
而是在遵守规矩、有礼有节、绝不干扰他人的基础上,再谈“个性”和“自我”。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以约束为前提。
你的孩子,你不教育,天王老子都没有义务去做心灵导师。
这个道理,孩子可以不懂,你却已经不再是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