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你(wish you were here)

在乎你(wish you were here),这部其实非常适合女性看的电影,准确来说定位人群是25岁左右的女性看的电影,太小了还没开始思考婚姻事业家庭的问题,太大了已经做出了选择,只是会平白看伤。之后涉及剧透,有兴趣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慎看。

袁元,因着对事业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还有对家庭生活的绝望,选择了瞒着丈夫堕胎,之后便离开他远走了。不管后来多么风光,却始终不得幸福,始终愧疚,梦中的她说了真话吧“我羡慕你还能怀孕,还能做一个母亲”。

一直在想,如果我有个孩子我会怎么样?我想我会带她四处看风景,带她去我的高中的竹林听雨,给她讲很多故事。如果,一个抛弃了孩子的母亲再见孩子会怎样呢?

袁元得到了这样一次机会,她给自己的女儿惠子看小时候惠子的样子,分享惠子爸爸的趣事,讲自己的生活,自己去过的地方走过的路住过的地方,告诉她自己的一切,解释了自己当时的无可奈何最痛苦的选择。

她幻想着惠子的成人礼、婚礼,作为父母的出席。她关注惠子的生活,以及交友,以及男朋友。关切惠子的选择,事业与爱情婚姻的选择。她计划将惠子的设计压轴,希望别人认可女儿。她成为了一个母亲,柔软了很多。她说:“我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样。我希望你有之前我得不到的机会,不像我过得那么辛苦。”“我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吗?你想过我吗?”“每天,你跟我想象中一样特别。”

可,终究,只是她自己的幻想罢了。毕竟,女儿从来就没有出生,从意识到存在的那一刻,便不在了。多出来的,只不过是执念。就连女儿,惠子这个名字也是。袁元,圆圆,注定只是一场梦罢了。

她放弃自己孩子,选择打掉,追求自由和梦想的这个疼痛的选择,越是掩埋,越是存在。就像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意识不到的才会在冰山之下,越是想忘记的却偏偏是意识得到,在你一次次的掩埋下愈加清晰。终究在这样的执念下给了她一场梦,一场被质问和自我质问的梦。

没有值或者不值,没有重来,或者说,如果重来,或许袁元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在现实中,选择了堕胎。在梦中,选择生下后离开。两次都选择了放弃家庭,选择了坚持梦想。选择做家庭主妇的袁元,仿佛一直半空中,无法自由飞翔,也无法降落。而后选择做事业后的袁元,依旧仿佛断线的风筝,向往着天空,现实却将她推向了地面。之前做的选择永远横亘在之后的选择之前,既已选择,便再无之后的梦。其实无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都是痛苦的,不是吗?毕竟世间没有只在乎,在意的东西有很多,重要性可能到最后才知道,毕竟当时做选择还都太年轻了。

选择没有对错,只是人一直在给自己打分评价,是人自己一直放不下,就像袁元说的:“犯下的错它们会像弃婴一样,慢慢的长大,而它们唯一的诉求都是被记得。”其实,错的,又何尝只是你一个。让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选择,都认为自己犯错的社会和时代,难道就没错吗?或许,它才是罪魁祸首,却是无法将其定罪的,毕竟,做出选择承受代价的是自己。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世间,我所求,终究不能事事如意。

世间对女子太苛刻了。社会往往都是要求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做出选择,让女性思考对自己而言孰轻孰重,这才是最大的骗局,为什么不能是男性呢?但无论如何不甘,现在选择或者两个都坚持的重担还是在女性的肩上。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乎你(wish you wer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