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沟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察得失。这句话是李世民说的,我们一起品读一下。

以铜为镜:古代帝王上朝、祭天、狩猎、出征,穿戴的衣服是不一样的,现如今的各国领导人也是如此,比如会见不同国家的元首,领带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红色代表着热情,灰色代表着亲切,蓝色代表着权威。所以,正衣冠代表着一种状态。

以史为镜:李世民统治国家,要借鉴古代帝王的思想,贞观时期,有大量的佛教和道教兴起,非常的盛行,是因为李唐王朝要统治人们的思想。

以人为镜:这个人指的是魏征。李世民是如何看待魏征的呢?魏征常常当众给李世民提反对意见,而李世民却视魏征为自己的一双眼睛。所以,管理者一定要用心倾听员工们的声音,只有这样,才可以查得失。

综上所述,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你要保证自己有状态;其次,你要激发员工的状态;第三,你要倾听员工的声音,塑造员工的参与感。如何能够做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教练式沟通。

我们一起看一下传统的管理者会走入哪些误区。

员工小王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投诉牛主管脾气不好,经常骂人。公司人力资源部约谈了部门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牛主管的执行力很强,责任心很强。约谈部门的其他人,得到的答复是牛主管的脾气确实不好,经常拿自己是领导,大家就得听话的态度,命令大家做事情。约谈了牛主管本人,他自己却觉得很委屈,他说员工散漫,一两句话不听,工作又得完成,员工如果不能接受,辞职就好了。

以人为镜可以察得失,我们以牛主管作为一面镜子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这位管理者的位置就摆错了,他为什么要骂员工呢?口乃心之门户,他把自己摆在了一个什么位置上呢?居高临下的位置。那么居高临下是跟员工沟通最合适的位置么?当然不是的。从教练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和员工一定是平等的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再来全面的分析一下这位主管。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积极的需求,他想要的是什么?他发火的目的是什么?他最终想干的什么?员工工作没有做好,牛主管看到的是问题。那牛主管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是改善,他希望员工能够保质、保量地把工作完成。我们会发现,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火呢?当一个人盯着问题看的时候,他就会陷入一种负面的状态,从而产生负面的行为;然而,当一个人想到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去寻求方法。而大多数的管理者往往盯着什么看?是盯着问题看。所以说,当您的领导跟您发火的时候,放心,他一定是盯着问题看。我们再看这位牛主管,他是不是很想控制员工,那问题又来了。人的行为可以控制么?是可以的。我们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通过什么手段来控制呢?是规章制度,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但是,人的什么是很难控制的呢?是人的思想和信念。所以,最终问题的节点就出现在员工的思想上。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刘经理告诉小张自己团队想要开发的新产品的信息,让小张去了解一下行业竞品的信息,小张马上上网去查,收集了很多资料,打印出来回到办公室,刘经理一看不是自己想要的竞品品类,而是另外一个团队正在研发的产品,很不高兴:“你怎么搞的,我要的不是这个,我要的是你去收集这几家的产品信息,每次都这样,算了还是我自己做吧。”小张心理很委屈,明明是你没讲清楚,费力不讨好,下回再让我做,我也不会积极的去做了。

这位刘经理的管理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布置任务不够清晰,应该用5W2H的方法,我相信这个方法大家都会,然而落实的效果就因人而异了。

其次,这位刘经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动作和行为。那就是“背猴子”,最后这件事情谁做了?刘经理自己做了,这叫做上侵下职,自己背了猴子。

上文中有一句话,“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积极的意图”,这就是教练型沟通内在的魅力。案例中的刘经理想要的是什么?他的积极意图又是什么呢?他也骂人了,他也是在训斥,他究竟想干什么呢?他想让员工充分的了解管理者的需求和意图,达到管理者想要的结果,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刘经理替小张做了,所以小张下次就会做了么?小张下次就知道刘经理的意图么?正常情况下,还是不会做也不知道,因为他的能力并没有提升。而且当刘经理出现这种行为举动的时候,如果你是员工,换位思考一下,您的内心是什么感受?原来领导一点也不信任我。所以,员工的工作意愿也随之降低了。

你会发现,刚才的两则案例,就是管理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传统管理的弊病。如何对症下药,提升管理者与小伙伴的有效沟通?且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练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