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阅读笔记(第五辑)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一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代: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小评]

        这一首小令,篇幅不长,可是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二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小评]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李清照作品,当为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三

点绛唇•波上清风

宋代:魏夫人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小评]

        此词写月夜送别,但侧重点在居者的忧思和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不多,而用清风、明月、淡烟、疏柳和隐隐的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衬映烘托,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从而使词人深情诚笃的心灵也宛然在目。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此词正具有这种特色。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四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评]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佳作。


[拓展]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此词写作表现手法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情景交融,移情入景,乐景写哀。第二个特点是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第三个特点是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之中。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二首•其一]

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唐代: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题扬州禅智寺]

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慢》的格律共有三体

《扬州慢》格律正体对照例词: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格律变体一对照例词:吴元可《扬州慢·初秋》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露叶犹青,岩花初动,幽幽未似秋阴。似梅风、带溽暑,吹度长林。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临风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扬州慢》格律变体二对照例词:郑觉斋《扬州慢·琼花》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记晓剪、春冰驰送,金屏露湿,缇绮新流。甚中天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腰缠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十八年前曾采用变体二的格律写了一首《扬州慢》。

[扬州慢•登泰山]

        五岳名山,碧霞祠处,天街漫步迎风。过云烟千里,不见草青青。临绝顶、阶石去后,几峦苍翠,欲试争锋。又有云雾起,风寒吹皱山城。

        杜君诗叹,到如今、读罢犹惊。纵鬼斧神工,飞来笔好,怎抒豪情?观鲁碣石仍在,多少人、伫望无声。想夫子曾经,苍茫四海一生。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五

扬州慢•琼花

宋代:郑觉齐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小评]

        秦观《琼花》诗云:“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郑词所写情境,与之相似。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六

扬州慢•十里春风

宋代:赵以夫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小评]

        赵以夫一生写了许多咏花词,今存《虚斋乐府》中有其作品六十八首,咏花之作就有二十四首,超过了三分之一,但大多格调不甚高,只有这首词,原本只为赋花,不料却抒发出很多盛衰之惆怅,遂成精品,由此可见,咏物词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七

忆少年•别历下

宋代: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小评]

        这首词丽而不艳,清雅深婉,情义缠绵,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拓展]

[忆少年•年时酒伴]

宋代: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早年我仿写过一首《忆少年》

[忆少年]

        当年楼阙,当年岸柳,当年春色。江南依旧在,我成天涯客。

        满目云烟留不得,恨光阴、只有香迹。春风又飘过,叹桃花倾国。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八

忆少年•飞花时节

宋代:朱彝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小评]

     全词感情诚挚,从景物的描绘到出自肺腑的呼唤,情感渐渐升华,至最终达到高潮,细味可以看到其中发展的脉络。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零九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代: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小评]

     通观全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不寻常的送别词,它打破了历来送别词的旧格调,把个人之间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咏叹,既有深沉的家国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伤的遥想,又有昂扬的劝勉。


[拓展]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首《贺新郎》。

[贺新郎•岁月随风去]

        岁月随风去。望苍茫、烟波浩渺,泪留痕处。挥不去浮云别馆,一叶舟帆静渡。浪乍起、轻风几许。吊影孤身杨柳下,在江边、心向何人诉?独咏叹,暗中语。

        三年一梦临江渚。恨别离、情深更苦,怜宵空度。欲上九天摘星月,无奈今昔浓雾。想醉后、灯前狂舞。多少桃花和人面,细思量、总是为尘土。风又过,听声橹。


没有真情,长调难写。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离职后漫游江浙,终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宋代: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代: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小评]

        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来抒写慷慨激昂和奔放郁勃的感情,使作品充满了悲壮沉雄的格调。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此词也是如此。


[拓展]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代: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除上述关联两首词外,辛弃疾是喜欢《贺新郎》这个词牌的,说他喜欢,一是用这个词牌写的词比较多,二是用这个词牌写的好词也多。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赋琵琶]

宋代: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贺新郎•和前韵]

宋代:辛弃疾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宋代:辛弃疾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宋代: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翠浪吞平野]

宋代:辛弃疾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一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宋代: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小评]

     此词慷慨陈词,议论风发,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词中运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贴切,蕴义丰富,这是宋末词坛上议论化、散文化的代表作。


[拓展]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宋代: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二

贺新郎•夏景

宋代: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小评]

        苏轼笔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绰约,雍容闲雅。无论《洞仙歌·冰肌玉骨》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花蕊夫人,还是这首词中的出浴美女,都能给人一种洁净如玉、一尘不染的美感。从艺术上看,上片主要写佳人,但没有正面描写她的姿容,而是先写佳人的扇和执扇的手; 下片别开异境,前五句写石榴,后五句佳人与石榴合写,亦花亦人,巧妙新颖,和谐自然。此词意象清隽,托意高远。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三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宋代: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小评]

     此词先写旅途的生活情景,再由景入情抒发感慨,反映了词人摆脱了仕宦名利、红尘俗务的束缚,以及其旷达淡然的人生情怀。


[拓展]

曾写过一首《南歌子》

[南歌子•叹卓文君]

        一曲红颜笑,桃花醉里香。罗衣飘动数枝芳,不道春风送绿、共西窗。

        今日非昨日,相求凤与凰。应恨天下侍从郎,髻影又书白头、断情肠。


[白头吟]

汉代: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诀别书]

汉代:卓文君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四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代: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小评]

     贺铸是以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而著称的,而此篇句句点化,且丝丝入扣,浑然天成。


[拓展]

“蔬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语出杜牧《秋思》的“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这两句则化用了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诗句和诗意。王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则可参见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云:“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

“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这两句也是化用前人的诗句,一句是欧阳修的《蕲簟》“自然唯与睡相宜。”另一句是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的“曾书蕉叶寄新题。”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五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小评]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只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此外,作者也采用了移情手法,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


[拓展]

说到移情手法,让我想起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六

南歌子•寓意

宋代: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小评]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七

留春令•咏梅花

宋代: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小评]

        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八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评]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一十九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评]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


[拓展]

此词是过片艺术表现手法“跨片格”的重要词例。

过片,又称过变、换头,在词的章法结构中是关键的部分。在词的上片与下片的关系表现手法上,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

一、承上启下

过片的作用主要承接上意,同时引出下文,这是最常用的换头方式。

例词:柳永《诉衷情近》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二、一气贯注

在宋词中,有的词上下片是浑融一体,词情一气呵成、直贯到底,也称为“跨片格”。

例词: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例词: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三、似离实合

过片表面上看似乎脱离了上片所言而转入他意,但内里仍然相互关联,即“藕断丝连”。

例词:王沂孙《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四、发起别意

过片不再顺承前情,转而另发一意,即“异军突起”。

例词:张先《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

渔家傲•寄仲高

宋代: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小评]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拓展]

此词最后一句用典,典故出自杜牧《题禅院》诗: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小评]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拓展]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 便是臣,也唤不应!


[山坡羊•洛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山坡羊•未央怀古]

元代: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曾经我也写过一首《山坡羊》。

[山坡羊•叹世]

  手持长剑,岸边环顾,此时魍魉藏何处?只见寒江暮,水中雾。古今遗恨云烟苦,小楫轻舟听一曲。生,也要经风雨; 活,也要经风雨。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二

山坡羊•燕子

元代: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小评]

  此曲是托情于燕,抒历史兴亡之叹。“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是一个对偶句,是借助燕子的视角慨叹历史,文学上将这种手法称作“移情”,即将人的主观感受转移到某种事物上,使人物合一,强化情感的表达。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三

山坡羊•伏低伏弱

元代: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小评]

        小令用尖刻的笔触,揭露当时社会常遭横祸的现实,以及百姓无可奈何的处境,后半部以天公为例,是一种调侃的手法,更进一步讽刺了社会黑暗。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四

山坡羊•道情

元代: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小评]

  此是一首言志曲。它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片浩然之气,真正达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境界。不管谁人成败,谁兴帝业,我绝不依附,永葆自由之身。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五

摸鱼儿•雁丘词

金朝: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小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仅词人在问,千百年来,也有无数过往的人在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拓展]

今年五四青年节时曾写过一首《摸鱼儿》。

[摸鱼儿•阅同学老照片]

        叹人生,几经风雨,青丝摧断无数。望山中枫叶红遍,又想把春留住。幽径处,更有那、白霜染过香菊路。斜阳低语: 看岁月烟波,红尘朝露,冷对落花去。

        风吹过,还有舒云日暮,花香明月如故。人生似梦东流水,多少芳华空度。天下树,漫山聚,一片丹心迎秋舞。真情留驻,想往事当年,琴歌对酒,老泪洒江渚。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六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代: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小评]

        这首词继承了屈原《离骚》的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七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宋代:刘辰翁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小评]

        此词写别情,但并不仅仅停留在抒写友情之深,而是融注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此外,善用典故也是此词的一个特点,这又与辛弃疾词的风格相近。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八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金朝: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小评]

        全词写爱情悲剧,直言其人其事。上片写莲花并蒂的奇观,由此揭开故事的源头。下片更是大赞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此词最突出的就是以情见长,情之真,意之切,纯情流露。词中运用的手法富杂多变,或议论,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相互交杂,增添了作者所抒发的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二十九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宋代: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小评]

        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代: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小评]

        这首《摸鱼儿》,是晁补之的代表作。此词不仅描写了东山“归去来园”的园中景色,还叹恨自己为功名而耽误了隐居生涯。其主旨是表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一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代: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小评]

        此词或写景,或用典,无不生动自然。由观潮想到令人痛心的历史往事,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命运,词人的爱国思想也就作品中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了。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评]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小评]

     此词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四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宋代: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小评]

   这首词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五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清代: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小评]

     此词以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于宇宙间两个不同方位为背景,并以睡梦和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的切身体验来揭示情思。布景与说情,阔大而深长。 王国维论诗词之辨时,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也曾提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六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评]

        此词绝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词,它从空际着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的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就艺术而言,是词中逸品。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七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宋代: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小评]

      “帘外五更风雨”具有象征意义,以此作结,显得极为绝望。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八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宋代: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小评]

        细品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用很少的笔墨,描绘了一个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坦白直说,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三十九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宋代: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小评]

        这首词构思新颖,作者把“影儿”写入作品,用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这既避免了纯说愁苦的单调,又使词更具形象性,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拓展]

将来影子入诗词的还有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

如梦令•春思

宋代: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小评]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明明是自己思念故园,却让百舌鸟的鸣声喊叫出来,这使文词愈加生动。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一

如梦令•有寄

宋代: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小评]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写了许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清新淡雅自然。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二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清代:龚自珍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小评]

     东君无情,春光不顾人们的挽留,仍抛下满天白絮离去,以至于作者连声呼唤“春住”。


[注释]

黦:yuè,色败坏,污迹。五代韦庄《应天长》词:“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三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宋代:苏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小评]

        全词侧重于浴佛的效果及其心理探索,将心比心,现身说法来谈浴佛的生理效果,只有“自净”才能彼净。这一富有哲理的佛学思想,显示出苏轼天涯沦落不沉沦的勇气。正因为“居士本来无垢”,所以苏轼才有资格喊出“俯为人间一切”的呼声。


[拓展]

词虽小,却能几句道尽人生感悟,言不在多,理尽足矣。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四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清代:纳兰性德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小评]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显然是化用了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相同。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五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明代:刘基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小评]

        此词短小精致,意境美,文辞亦美。堪称明代词中佳作。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六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清代: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小评]

     这阙短小的《如梦令》像极了纳兰性德的一生,前段是满砌落花红冷,眼波心难定的少年风流,后半段是从此簟纹灯影的忧郁惆怅。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七

如梦令•题淮山楼

宋代:苏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小评]

        这首小令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八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宋代: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小评]

        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四十九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小评]

        这首词通篇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陈廷焯说“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深厚。宋人聂胜琼《鹧鸪天•别情》词有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就是从此词脱胎而来的,虽然写的语浅情深,但相较之下,韵味却比此词略逊一筹。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五十

更漏子•柳丝长

唐代: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小评]

        全词用暗示的手法,营造含蓄的效果,把思妇的心理状态和感情世界,都在具体的物象中反映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词阅读笔记(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