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陨落,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02岁。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贝老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缅怀这位建筑大师的同时也不禁要思考:
贝聿铭为何能够成为大师?
是什么样的家族、什么样的基因、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造就这样一位大师?
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贝聿铭先生的生平: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荣获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01
贝家百年望族那真不是吹的
明朝中叶,原籍浙江的贝兰堂定居苏州,以行医卖药为生,成为苏州贝氏的始祖。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贝氏由于经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
到了近代,贝氏家族以同为第十三世孙的贝哉安和贝润生两支最为兴旺。
贝哉安及其子孙被称为“金融世家”,而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
这两支成就非凡,贝润生在苏州留下了一座修缮完整的狮子林。狮子林是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又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现在的狮子林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02
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
都堪称那个时代的超级精英
苏州博古馆新馆
贝哉安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贝哉安的五个儿子、四个孙子也都从事金融工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贝哉安的第三子,也就是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
贝祖诒出任过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以及中央银行总裁。
1948年,贝祖诒赴美,担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
此后,贝祖诒做出了一生中一个重大决定:留在美国。若不是这个决定,日后就不会有建筑大师贝聿铭了。
1962年,贝祖诒出任中国香港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直到1973年退休。
03
留给子孙最大的财产是德
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祖诒与夫人民国名媛蒋四小姐蒋士云,富豪家族多的是,大多只能算是暴发户,难得的是富而不骄,乐善好施,才算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贝聿铭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认为,“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把自己花巨资修缮一新的狮子林,给全体族人享用。
此外,他在园子里设立了贝氏祠堂,并在旁边捐资建立了贝氏承训义庄,用来赡养、救济族人。
贝润生与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共同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二人对苏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前夕,孔祥熙一人就卷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贝聿铭的父亲,身为中央银行总裁的贝祖诒远走美国之时却没拿走一分公款。
04
重视把子女送进顶级学府
日本MIHO博物馆
贝哉安很早便中得秀才,20岁已经时成为苏州府学贡生。后来由于父亲去世,只得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打理父亲留下的大批产业。
贝哉安重视子女教育,儿子贝祖诒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而贝祖诒把儿子贝聿铭送到美国求学。
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非常出色。
看来贝氏家族的光荣传承,还要不止5代了。
05
贝聿铭的母亲和继母
贝聿铭的母亲,是清朝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庄氏,擅吹笛子,虔心向佛,可惜在1930年,患癌去世。
此后,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又娶了“江南名媛”蒋士云,是为贝聿铭的继母。
蒋士云是当年曾在北洋政府任外交官的蒋履福之女,她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10岁时被家人送往上海读书,12岁随父亲赴北京,在英国人办的学堂里学习英语。
16岁时,作为驻外使节的千金小姐,蒋士云又随父母远下欧洲,并在法国巴黎留学一年,在熟读英语的基础上又初通了法文。
06
贝聿铭受到的教育
大师更容易培养出大师
贝聿铭的中学是在上海读的,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电影成了他获得信息和启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影片中轻松、愉悦的美国校园生活令他十分向往。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最开始时,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
然而,贝聿铭对当时过于传统保守的宾大建筑系颇为失望,仅仅两周之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转专业改学工程。
在此期间,1935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讲,被贝聿铭称为“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
1938年,贝聿铭遇到在事业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陆书华。
1940年,贝聿铭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并在1942年到哈佛大学追随格罗皮乌斯学习,之后又进入哈佛研究生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在哈佛大学,贝聿铭有两位良师益友,其一便是格罗皮乌斯,他将建筑与相关学科融合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以及注重合理性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贝聿铭。
另一位则是马塞尔·布劳耶,他对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贝聿铭对光有了了解,也认识到了光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贝聿铭将光视为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因此获得了“光线魔术师”的美誉。
07
贝聿铭是如何教育后辈的?
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
但3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本科学了物理,研究生时转学了建筑;贝礼中在哈佛大学念的是设计。
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
贝建中于1968年在哈佛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72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贝建中是中国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办公大楼设计负责人。
他于2003年完成了一个西岸著名公司的领导办公室,在2006年完成了此项目并荣获200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建筑设计奖、位于墨西哥里昂市瓜那加托图书馆、多哈卡塔尔市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公园项目的设计。
贝礼中先生于哈佛大学受教,于1972年取得文学学位并于1976年自设计研究生院取得建筑硕士学位。
在离职与兄长贝建中创办贝氏建筑前,他在1976至1992年于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从事建筑工作。
08
贝聿铭给后代的忠告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
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
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设计,切不可沉湎于设计
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
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
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
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设计师的迂腐之言。
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
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公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显示器!
设计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
不要只和设计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
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
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工程管理或行政方面的转变
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设计,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前途会更大,以前搞设计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
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和性格缺陷
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设计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
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
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设计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
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
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网络,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人脉,有了这些,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
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
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人怎么相信你?
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
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
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
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