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总说天赋不够,不过是你不愿努力的说辞。

      以前我也秉信很多人、很多事的成功,是有天赋成分在的,不是这块料,付出再多也是枉然,就好比朽木不可雕也。但真的是这样吗?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加,我开始怀疑这一论调。

      是时候揭开天才假象了······


      你只看到天才能力过人,却不曾了解他成才前经历过什么。

        泰格·伍兹在1997年成为美国大师赛最年轻大满贯得主,因此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高尔夫球选手”。可又有多少人关注到,他在不满1岁的时候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就是一只高尔夫球杆,在不到两岁还咿呀学语时候,他就打了人生中第一场高尔夫球。仅仅在5岁前,他累计的练习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甚至年长的人。所以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时,泰格·伍兹已经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而我们,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就将之归结为天赋。如果你看到他持着比自己高出不知多少倍的球杆艰难挥动,也见过他在别的小孩玩泥巴时候勤奋练习,也就不会觉得他有现时的成就多么惊人!

      我们往往只看到精湛的技艺,却忽略了背后数以千万次的重复。就像冰山一角,显露出的那一点点冰山,下面有更庞大的部分不曾被发现。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其根本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勤奋,而不是天分。

    《天才假象》一书的作者马修·萨伊德,作为英国杰出的乒乓球运动员,曾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他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几乎是与乒乓球一起度过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工,家族也无人从事体育运动,仅仅是因为爱好这项运动,在正式加入乒乓球队之前,已经有了多年的练习经验。他将这些看似随意和快乐的的练习时光归为自己成功的一大原因,因为也有看似更有优势的其他队员,有的出生体育世家,父母曾经是这项运动的冠军等,都未能取得最高的成就。

      马修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天才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只要练习时间足够长,方法对,人人都能出类拔萃。


        重复,是成功的内在逻辑

        暂不说爱迪生的发明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才能得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结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诀。有人调查过上百名的科学家和诗人作家,惊奇发现,他们的代表作距离处女作的完成都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后来,格拉德威尔因此提出了“一万小时法则”。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最少要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而平均到每天八小时左右,仍需要十年!多次获得网球大满贯的威廉姆斯姐妹,12岁前的练习时常已经超过一万小时。我们都知道,哪怕是短期的简单重复,都有可能形成肌肉记忆,使身体产生惯性。不仅如此,随着练习时间增加,起初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下,甚至不复存在。因为长期大量的练习,会使身体和大脑构造发生变化。钢琴家负责控制手指的大脑区域大于常人,同样,司机的空间导航的大脑区域也大于常人,这就是重复的结果。


        一直以来,受天才论的影响,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从基因角度为自己辩解,是天赋不够,而不是努力不够。真的如此吗?如今,天才假象被揭露,我们是不是该反思,真正区分我们的究竟是天赋还是不足够的努力和勤奋。看似同样的起跑线,其实别人早已奋力奔跑了许久,而你停留原地,只是伫足观望,感叹天赋异禀。

      生而为人,其实我们都一样!再努力一把,下一个天才就是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再总说天赋不够,不过是你不愿努力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