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疾病,愿无助之人再少一些

河南48岁男子韦某某因担心自己患病需10万手术费拖累家人,从医院出走后轻生离世。据悉,该男子生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少与家人相聚;在确认韦某某离世之前,他的儿子说道:“特别想尽快找到父亲,不会强制他做手术了,就是尽尽我们的孝心”。(北京青年报12月12日报道)

在疾病面前,家庭成员间本该充分沟通,为患者提供支持与理解;不去换位思考便以自身是非观向患者施加压力,是一种变相的“残忍”。不论是作为家庭收入的“顶梁柱”的外出务工者,还是家中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因为自身健康问题,或将导致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中断,或将拖累子女,使家庭“因病致贫”,都在无形中增加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这时,如果身边的亲人不能理解他们的忧虑,无法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尊重他们的选择,那么即便是以“为了他们好”的名义做出的决定,甚至是强迫,也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自身病情的了解而陷入恐慌。要避免因患病而“自己吓自己”,做出不明智的举动,不仅患者需要主动了解病情,医患间更需要时刻保持信息对等与交流通畅。冠心病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非绝症;从治疗角度来看,除了接受手术,药物摄入配合身体调理,也能够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命。若不去了解自己的病和可以采取的治疗方式,便先入为主,让自己陷入走投无路的绝望中,是不理智的,更不利于疾病的治愈。在不确定自己状态如何的情况下,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打消不必要的疑虑;医生与医院也有义务尽快告知患者自身的真实情况以及相应的治疗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恐慌和误会,帮助他们稳定情绪,以积极配合的心态同病魔作斗争。

不少家庭因负担不起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令人辛酸和无奈,我们目前虽有医保,但“兜底”性的扶持真的能打消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不敢生病”的心理,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吗?以冠心病为例,笔者了解到,各地介入治疗的医保报销差异较大:一般手术费用个人支付10%,再纳入医保报销手术的材料费用;器具费用需要个人先支付20%-60%不等,然后纳入医保报销。那么在10万元,或更大的手术金额里,需要个人缴纳的部分对一些患者来说是否依然难以承受?而不统一的报销标准是否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公平问题?这些都与患者做出的决定紧密联系,而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一种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做选择;但在疾病面前,笔者希望更多人能够获得做出积极生活下去的决定的余地,而不是迫于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没得选,无助地将自己放弃。

时间:2019年12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疾病,愿无助之人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