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七天》所感

无意间看到了余华的小说《第七天》,第一眼吸引我的倒是书本封面,蓝色背景下,一个白色看不到轮廓的身形和仿佛飘忽在身体之外的灵魂。

一周分为7天,圣经上记载上帝创造世界万物,在前六天创造好了一切,选择第七天作为休息日,而在东方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人死后第七天灵魂会回到人间,也许数字七在某种时空里也有着本身独特的含义吧,这是我在看书前脑海里所能想到的跟七有关的事情了。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死亡是在大四时外公的葬礼上,在我的要求下,母亲答应我陪着她守夜了一整晚,那一晚我开始第一次去思考死亡这个话题,民间有很多关于灵魂的传说,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在百度里面查询了一些,有关“头七”“三位一体”等,那是一个夏夜的晚上,外面偶尔传来野猫的叫声,我迷迷糊糊中睡去,又在迷迷糊糊中醒来,空气中漂浮着燃烧的香薰味。

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午后看完这本书的,有阳光浅浅的洒在身上,一瞬间人有点恍惚,我们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努力珍惜着当下,觉得此时此刻的一切所思所感所触所碰才是最真实的,可好好活着不意味着要活的焦急,活的慌张。不是么?

书里面有一段文字,描写“死无葬身之地”那些无墓地无归宿的亡灵们所栖息之地的潺潺流水和随风摇曳的小草,作者听到的火的声音,云的声音,树的声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仿佛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着各自的声音,诉说着各自的心事一般。可是这么生机勃勃万物和谐共存的景象,为何只有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才可以去清晰的感受呢?

窗外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把我拉回现实,我睁开眼,办公楼玻璃上悬着厚厚的尘埃,外面的世界有种灰蒙蒙的压抑感,我侧身从略微柔软有弹性的办公椅上起身,缓步走向窗边,推开半关着的窗户,手柄那里已蒙尘,依稀记得这好像是不久前才清洗过的,我低低头看脚下忙碌的车来车往,又抬抬头看看四周高楼墙上一格格窗户里规规矩矩陈列的桌子,只能依稀看到部分的桌角或隔板,人仿佛是珍珠奶茶里沉在杯底的褐色珍珠,被淹没在一幢幢都市化的高楼里。

内心的牵挂会指引着你一步步走向你想见的人。

“我”在现实世界里寻找着失踪的父亲,卖掉仅有的小店铺,去过小时候与父亲一起生活的铁轨旁,也去过父亲的家乡,寻寻觅觅不见踪影。

而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同样寻找着“我”,驻足在店铺前企盼过,也飘过如世外桃源的“死无葬身之地”,更试图在殡仪馆里面一直待下去,而他只想能再看自己的孩子一眼。

虽不是亲生父子,可日夜的陪伴换来的是弥足可贵的真情,相比于“我”的亲生父母家庭而言,亲可谓一点不少,真诚和珍惜倒是倍增。

故事被当成话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后,很快就会被新的话题所取代,而真正牵挂你的,是那些最在乎你的人。

每个飘忽的灵魂都想从新来的人那里寻得自己离开后的痕迹,是否被人谈起,是否有人记挂,以及离开后身边的人是不是伤心欲绝,贵妇自杀登报,年轻女孩因男友买山寨手机自杀,大批死婴漂浮水面……离开的人就永远的离开了,而活着的人每天都会被新的记忆替换掉旧的记忆,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被遗忘。

我很喜欢那种看了开头就想一口气看完的书,当初看余华的《活着》就是一口气看完,晚上睡觉都会在脑海里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播放,看这本书也是一样,越看越想知道接下去灵魂在漂浮中会遇到谁,其实很多已经能预料到答案,但是对话的描写里,细节的处理之处还是可以看到拖着肉体蜕化后的骨骼和迷失的亡灵们对生前的后悔,对过往的释怀……

我不太知道去如何表达平等这个概念,现实世界中的人会因为金钱地位被分为三五九等,小说里描写殡仪馆不同区域的候烧区,不同材质的殓衣,好似死后的世界也没有所谓的平等一般,塑料椅上等候被烧的人哪怕贵宾区无人等候也不能坐那里舒服的沙发。可我却感动于“鼠妹”的第一次入墓,所有亡灵都来了,每日争论悔棋的警察和杀人犯,二十多个唱歌的婴儿,广场里被烧焦的遗骸……每个骨骼或未腐化的肉体所拘捧的不仅仅是净身的水,更多承载的是纯净如水般的祝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人会因外界物质因素抬高自己的姿态,我们忽略了生命对谁而言都是一次,很多人会觉得有钱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往往就比没钱的人多了一次活下去的机会,可生命终究是有尽头的,最后的归宿也是尘土,不妨多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事情,麻木了的神经,当风吹起的时候,怀揣最朴素的心。

写到这开始有点不明了自己的思绪,不知道是不是表达的匮乏,很多想说的话倒不知如何描述出来,趁着还有很多很多个七天,去见想见的人,珍惜点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第七天》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