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指引 止禅与观禅印喜法师 明行禅院

禅 修 指 引

止禅与观禅

各位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止禅与观禅。

禅修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止禅也叫做奢摩他,因为巴利语叫做samattha ,所以翻译过来就叫奢摩他。另外一种是毗婆舍那观,巴利语是Vipassanā(梵文vipasyanā),所以直译做毗婆舍那观,但是我们现在通常也叫做内观。

奢摩他的意思是定,所以止禅就是修定,目的是修定,它是以心专注在单一的禅修目标上,来获得宁静、轻安和安祥。所以奢摩他,也被翻译为止禅,它字面的意思是指心安定的心理状态,心安定的心理状态就是定。

毗婆舍那的意思是什么呢?毗婆舍那的巴利文Vipassanā,是由Vi和pasanā构成的,Vi的意思是多样性,指的是一切法的三共性:无常、苦、无我,pasanā的意思是通过觉知身心而获得正确的了解或者认识,因此Vipassanā毗婆舍那的意思,就是正确地了解或透视身心的三共性。

那我们就明白,观禅的意思就是正确地了解或透视身心的三共性。而止禅的意思则是专注在单一的禅修目标上,获得心的宁静、轻安和安祥。修习止禅是为了获得深度的定,它并不是为了透视法的真相,法的三共性。修习内观、观禅则是为了获得一定程度的定来透视三共性,从而根除所有烦恼达到苦的止息。

修习止禅的时候,禅修者通常是选取一个禅修目标,比如说呼吸,比如说念佛,就选一个佛号,那比如有的选十遍:黄遍、白遍、地遍、风遍等等,选一种。

修止禅的业处,在《清净道论》里面列出四十个业处,也就是四十种禅修目标,禅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向来选取相应的禅修目标去修止、修定。但大多数的禅修者会釆取呼吸做为禅修目标。

止禅的禅修目标,它有概念法也有究竟法,但无论是哪种法,要点都是将心专注在目标上,让心安住在目标上。那我们修内观要不要修止呢?也是需要的,因为我们的观照需要一定的定力来做基础。但是,当我们的内心要修止的时候,我们通常选择护卫禅里面的慈心禅或者佛随念来修止。修止的时候无论釆用什么方法,无论选取那个禅修目标,它最关键一点就是心单纯地安住在一个目标上,不管什么时候心跑了都拉回到这个目标,心只是很专注地围绕着这个目标,深深地专注在这个单一的禅修目标,所以修止禅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单纯。

但是修观禅就不一样了,观禅的目的是为了透视所有心理状态和生理过程的真相,要透视身心现象的共相就是无常苦无我,所以任何的心理状态还是身体过程,都可以成为我们禅修的目标。观禅它是不能象止禅一样,只取一个目标的,它必须是很多目标,所有身体的、心理的现象全部是观禅的目标。

就比如我们的射击项目,有一种是点射击,对着一个靶子,射击者对着一个靶子专注射击这叫做定点射击。还有一种射击项目叫做飞碟射击,那飞碟不知道从哪里出来,360度,飞碟不知道从哪里出来,但是只要一出现,射击者就当下要把这一个飞碟射下来。那这二种项目和我们的止禅和观禅非常像,定点射击项目就象我们修止禅一样,它的目标是单一的,它的心必须专注在一个点上的。那观禅就很像飞碟射击,它的目标是只要有什么目标生起,马上随时要观照的,所以叫随观,随之生起而观照,所以它叫做随观。它的目标并不是定点的,任何生起的目标都是观禅的目标。

我们通常建议大家在坐禅的时候观察腹部的起伏对吗?起伏它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一种生理现象,我们观察它的时候,当腹部生起的时候,我们心里默念,为它标记“起”,腹部落下的时候,心里会默念为它标记“伏”。但是当我们观察腹部呼吸的时候,一旦外界有什么响起,我们也会马上去观察这个声响,然后马上去标记这个声响,标记“声音、声音”,或者标记“听到、听到”对吧?!或者有时候脑袋忽然浮现出什么念头,我们也会马上去观照这个念头,标记这个念头,标记“妄想、妄想”,“想起、想起”,“回忆、回忆”等等。所以观禅来说,它最主要的功夫是在六根门各种现象生起的当下,我们都要能随时观照。随之生起而观照。不管看到什么,或者听到什,或者是尝到什么,闻到什么,或者碰触到什么,我们在六门与六尘相接触的当下就马上做标记,马上观照,一旦这些过程消失之后才回到主要目标,回到腹部呼吸上。所以这个观察,不仅仅是观察生起的现象而且观察生起现象的过程,从生起到灭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了解,在止禅的修行中,当心跑掉之后要把心拉回到禅修目标上,但是在观禅中,当心跑掉的时候,我们要跟着心,如实地观察它,并且如实地标记这个过程。

修止禅的行者在获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心里没有烦恼。安止定是指禅修者的心完全安止在禅修目标,这时候入了禅定。近行定是指,还没有完全进入禅定之前,但是,心也很寂静的状态。当获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心很专注就会远离五盖,远离烦恼,这时候心是淸净的,没有贪嗔痴慢疑没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情绪,禅修者会感到快乐,感到安祥。所以修止修定,它是有法喜、有禅乐的,但是禅乐生起有时候会让我们耽着于这种禅乐。

一旦修止禅的修行者心离开目标,出定之后,定力也会随之中断,心就会跑向许多不同的目标,烦恼也就跟着进入心里了,当心被贪嗔痴烦恼污染的时候,禅修者又会感到不快乐、不安详、感到痛苦,只有当它专注在单一的禅修目标上的时候,才能享受心的安宁,才会感到平静、轻安和安祥,这就是修止禅,它必须处于定的状态的时候,他的心才会清净,才会远离烦恼。但是一旦出定了,心又会被烦恼入侵,所以修止禅就像拿着一个大石头压草,不让它长出来,但是那些草还在,草的根还在,一旦有空间,它又可以蓬勃生长出来了。

我们应当修习观禅,因为观禅可以将我们的心从所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解脱有二种,一种是暂时的解脱,一种是究竟的解脱,当禅修者修习止禅时,证得深度的定,当心深深地专注在一个禅修目标时,它的心远离五盖变得清净,远离烦恼,变得安祥,所以禅修者感觉很宁静很祥和。但是这种心的清净是暂时,不是究竟的。只有当心深深专注在禅修目标的时候,心才会清净,一旦离开禅修或禅修目标时,定力一中断,烦恼五盖侵入内心,心的清净马上就被破坏了。

而在观禅之中,禅修者将心专注在任何的心理状态上或身体过程上,从而透视身心的真相,也就是无常、苦和无我,禅修者的心在那个时候是清净的,因为认识到心理状态和身体过程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认识它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或学习经典得来的,而是通过身心现象的亲自体证而得到的,是一种直接经验。尽管这种对三共性的体证而获得的观智,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但是因为这种对三共性的体验非常深刻,它会一直留在心里面。观智生起又消失,但是观智的力量却留在了意识流中,心识流中,留在我们一生的心识流里面。因此,即使我们离开禅修中心,即使我们离开禅坐的地方,进入日常生活中、进入工作中、进入家庭生活中,但是一旦回忆起这个三共性的体验,这些体验就会呈现在心里,如同当下在体验一样,于是,心马上变得清净,感到安祥和轻安。所以观禅的利益它不仅仅只体现在坐禅和行禅之中,它也体现在我们整个一生的生活中,甚至在未来生都会有影响。因为观智的体验是极其深刻的,它有助于心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净。它对烦恼的根除,对烦恼的铲除是根本性的,是斩草除根的,因为透视了烦恼的无常性、无我性,知道烦恼本具空性。所以修观禅的行者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很轻易地保持内心的安祥与快乐。

如果禅修者已经证得了任何层次的觉悟,也就是道智。第一道智是须陀洹道智,第二道智是斯陀含道智,第三道智是阿那含道智,第四道智是阿罗汉道智。禅修者一旦获得这几种层次的觉悟,他的心会更加清净,因为一些烦恼会被道智彻底根除。比如邪见烦恼在第一层道智的时候,在第一层觉悟的时候就已经根除。嗔烦恼在第三道智阿那含道智的时候就彻底根除了。一旦禅修者获得阿罗汉道智,那么他将从所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此生活在安祥和快乐之中,即使身体上有苦,他的心里也不会苦,他的心再也不会被烦恼所污染,这也是我们修习毗婆舍那观禅的目的。

就比如目健连尊者,他被五百强盗杖杀,那是因为他过去世的业。他被五百强盗打得粉身碎骨,强盗们以为尊者已经死了,但实际上尊者没有死,他进入果定,进入阿罗汉果定。果定保持他的生命免于任何杀害,虽然他的身体被砸成了肉酱,他的骨头都碎成的米粒,但是他并没有感到任何身体的痛,他的心,一个阿罗汉的心已经完全从烦恼中解除出来了,并不会执着于他的身体。他会如实观照身体的苦,身体的苦受生起消失,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自然的感受过程,所以尽管他的身体受到如此残酷的殴打伤害,但是他的心没有一丝的痛苦。因为他没有将他的身体当成是他自己的,没有把感受当成是他自己的,他看到的痛,是不断变化的身心现象。这是一个圣者的境界,一个完全了脱烦恼的圣者的境界。他没有把任何的身心现象当成是一个人、我、众生,所以他能从身体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心应当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当心解脱的时候,就不会有身体或者心理的痛苦。

佛陀教导我们,训练我们的心,通过正念的禅修,如实观照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我们的心从烦恼中彻底解脱出来。

所以今天我们讲止禅和观禅。让大家能够明白止禅的目的是什么,观禅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努力修行,证得苦的止息。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 禅修指引 止禅与观禅印喜法师 明行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