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庄子—外篇—刻意—1


【题解】本篇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


1、磨砺心志崇尚修养、品行、超脱尘世,不同流俗,言论愤世嫉俗,表现得高傲卓群而已;这是隐居山林的人,愤世嫉俗的人,刻苦自砺,洁身自好,以身殉志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谈论仁义忠信,恭俭推让,是修身而已;这是平时治世之士,对人实施教化的人,游说各国而后退居讲学的人所喜好的。谈论大功,树立大名,用礼义维护君臣的秩序,端正上下的关系,是讲求治道而已;这是朝廷之士,尊崇国君强大国家的人,致力于建功开拓疆土的人所一心追求的。去山林湖泽,身处旷野,用垂钓钓鱼来消磨时光,无为自在而已;这是闲游江湖之士,逃避世事的人,闲暇无事的人所喜好的。吹嘘呼吸,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像熊攀缘引体、鸟儿展翅飞翔,是延长寿命而已;这是导引养形的人,像彭祖那样高寿者所喜好的。若有不磨砺心志而自然高洁,不讲仁义而自然修身,不求功名而天下自然得到治理,不处江湖而心境自然闲暇,不事导引而自然高寿,没有什么不忘于身外,然而又没有什么不据于自身,恬淡无极而世上美好的事物无不汇集在他的周围,这才是天地的大道,圣人的成德。


2、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所以圣人总是停留在这一境域里,停留在这一境域就能安稳而无难,安稳无难就得恬淡。安稳恬淡,那么忧患不能进入内心,邪气不能侵袭机体,于是德性完整而精神世界不受亏损。

所以说,圣人生于世间是顺应自然而运行,他们死亡时和万物融化;平静时和阴气同样宁寂,运动时和阳气一同波动;不做幸福的先导,不做祸患的开始;外有所感而后内有所应,有所逼迫而后有所行动,不得已而后兴起。抛弃智与巧,遵循自然的常理。所以说,没有自然灾害,没有外物牵累,没有人非议,没有鬼神责罚。不必思考,也不要计划。光亮然而不刺眼,信实却不必期求。睡觉不做梦,醒来无忧愁。他们生在世间时如在水面飘,他们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他们的心神纯净精粹,他们的精力从不疲惫。虚无恬淡,方才合乎自然的德性。

所以说,悲哀与欢乐是背离德性的邪僻;喜悦与愤怒是违反大道的罪过:爱好与憎恶是内心的失误。所以内心不忧不乐,才是德性的最高境界;持守专一而无变化,才是宁静的最高境界;不与外物抵触,才是虚寂的最高境界;不跟外物交往,才是恬淡的最高境界;不与事物相违逆,才是纯粹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停歇就会元气劳损、精力枯竭。水的本性,不混杂就清澈,不搅动就平静;闭塞而不流动,也不能澄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

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宁静专一而没有改变,恬淡而无为,运动而遵循、顺应自然,这就是养神的道理。

3、今有吴越地方出产的宝剑,用匣子秘藏起来,不敢轻易使用,因为是最为珍贵的。精神可以通达四方,没有什么地方不可到达,上接近苍天,下遍及大地,化育万物,却又不可能捕捉到它的踪迹,它的名字就叫作同于天帝。纯粹素朴的道,就是持守精神,持守精神而不失却本真,跟精神融合为一,浑一就使精智畅通无碍,也就合于自然之理。俗语有这样的说法:“普通人看重私利,廉洁的人看重名声,贤能的人崇尚志向,圣哲的人重视素朴的精神。”所以,素就是说没有什么与它混杂,纯就是说自然赋予的东西没有亏损。能够体察纯和素,就可叫他“真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