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积深也,沧海万仞,是因为众流成也。
所以,我们讲渊、智、达、动,是累学之功,渊,渊博;智,智慧;达,达明;动,达动。
这说明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了哪些知识,而是在于触发了我们的思考。今天我们讲补课,那补课的本质在于补的是本质的课,就比如说企业的本质是找到行业争胜的关键按钮一样。
那你说咱做人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归根结底是三观。
补课复盘力=早补胜于晚补+文火慢补胜于急火猛药+保持优雅和定力。
补课到底要补什么课?其实就是三观的课,复盘要从哪里入手?就是从补三观的这堂课入手。
我们通常理解的老三观当然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阿里的新三观是什么?全球观、未来观和全局观,你看这其实说的都是时间和空间的事,其中全球观、全局观,这不都是世界观的一种拆解。
没有世界观的人,就必须习惯要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却总是没有红绿灯的,适时发现世界观的。表现是什么?其实就是你相信什么?相信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不就是世界观吗?
通常现代人类的世界观,大家都愿意有三大相信。哪三大相信?
第一大项相信人类的知识和技术的累积会使世界达到更有价值的状态,所以科学技术知识越多越好。
第二就是相信人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追求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最大化,这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常常发生了。因为我的是我的,你的最好也能是我的,大家认为这样才会促使社会进步。
第三个就是大家相信,自然是有其运行规律的,所以科学研究就是为了发现客观真相。你看这些信念好像听起来就是来自于我们时代这些人的世界观。
所以,这时候我们说我们线上的训练营讲持续复盘力,动不动就对话诺贝尔文学奖,动不动就对话史记、二十四史、三国志、晋书、汉书、后汉书,跨时空对话的能力在这儿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经常做这种对话,历史和时空的训练,你会发现我们刚才说的这三大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习以为常的世界观一定是被塑造出来的。
因为在其他的历史时期,刚才我说那三大相信,人们的世界观好像都没有,与我们的三大相信恐怕都是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而现代人的世界观?其实是源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名叫做艾萨克牛顿的英国人,和大家一起共读读《牛顿传》。
在这我们再一次推荐给大家,这牛顿传这本书从头到尾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牛顿世界观。虽然当年中国的庄子也曾经提出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样的观点,但很遗憾,后世却没有中国人沿着这条道路认真探索下去。
你看这古印度,阿拉伯,古中国,西欧都摸到了初等数学的边缘,但真的发展到像牛顿世界观这样,这是唯有欧洲取得的突破。近代科学革命经过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培根、笛卡尔这些人的前赴后继,最终算是在牛顿手中集大成。
我们都知道这三定律,彻底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的运动。牛顿世界观其实对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是彻底颠覆的,而这份颠覆也影响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要和所有训练营的朋友们一起,从牛顿世界观的视角来反熵增,训练我们的持续复盘力。
今天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戏剧的成名作《天边外》。应该说尤金奥尼尔,这也是好多文化人有文化没文化的一个分水岭,很多人自诩自己有文化,是因为他喜欢读尤金奥尼尔,其实也不尽然吧。但不管怎么说,尤金奥尼尔给伯恩《天边外》应该说是他第一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的确非常妙。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了,一辈子一共获得了四次普利策奖,在一九三六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尤其奥尼尔一生创作颇丰,非常擅长在戏剧中探讨梦想和现实的矛盾,探讨理性、激情的冲突,被誉为是美国的莎士比亚。评价太高了。《天边外》这部戏剧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有关于梦想和幻灭的世界观的故事。
说这里面有一个男主角儿叫阿罗,从小就渴望到世界的尽头去冒险,但是舅舅这艘船准备带他去当水手探险。之前环游世界的时候,就在出发前的前一天晚上,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儿,就向这女孩表白了,结果女孩也跟他说说我也爱你,我其实爱你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别走了,留下来吧,留在咱们家乡当个农场主吧,咱们把阿罗当成老何,把这女孩儿当成西经。
如果你准备去环游世界,准备去探索世界,跟你舅舅出海的头一天晚上向细节表白,注意是你先向人表白的,女孩也告诉你她对你的爱慕,并且希望你留下来。这时候你会为了爱情而放弃你去探索世界的梦想吧,你是阿罗,你会怎么做?
知位守位,以权达变,这不就是以前我们经常养的敦伦尽份?
其实你要是研究三观,这三观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生到底是业力重要还是愿力重要。
我们一起拿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成名作《天边外》来做一次持续复盘力的训练,讲了主人公叫阿罗,要因为爱情停下了自己远行的脚步,以为能够在爱情里找到真正的幸福。然而,现实总是和理想相距甚远。
《天边外》后来讲说,这留下来的阿罗日复一日,过分琐碎的生活慢慢就消磨了他所有的热情,然后再加上接踵而来的灾难,又彻底打垮了他的生活信念。最后得了一场病,快死的时候,就在一场绚烂的日出里,他终于看到了那些求而不得的梦想的璀璨光明。
所以,《天边外》这这部戏剧的名字为什么叫天边外?其实应该说这是剧中的这男主人公阿罗童年梦想的一个起点,去天边外面看看,也是困扰了男主人公一生的疑问。据说这部作品的名字来源是这样的,说当时这个奥尼尔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认识一个六岁的小孩儿,那小孩儿就问说,奥尼尔海的另一边是什么?女儿想半天说说海的另一边还在这边是天边,孩子又会说,那天边外诶这好,女儿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觉得天边外这三个字儿很好,拿三字儿戏剧命名。或许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天边外意味着相同的世界观,渴望到达的地方,实现理想的愿望,热烈燃烧的情感,爱的狂喜和伤痛,或者是那些瞬间的激情与体验。
所以,在这部作品当中,奥尼尔抒写了追求和幻灭这一永恒的主题。我到这问起来,如果主人公阿罗,当时没有把这份爱情而留下,如果当时去闯世界了,这结局又会怎么样?
我们这个时代习惯过分夸大和美化成功,别人我不说闯世界好,就应该出去强调人的自信自信的重要性。这又回到了本质的人生观,到底人生是业力重要的,还是愿力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