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书评1

掌握善于提问的秘诀,成为孩子最睿智的父母


孩子都爱为什么,但父母的回答往往不够好,从而不能让孩子的好奇升级为好学。

先来测一下自己引导孩子动脑筋的水平怎么样。

例如,当你的孩子问你,“为什么会涨潮啊?”你的回答更接近下面哪一个呢?

1级、敷衍:别问这么多为什么?可能因为大鲸鱼吧?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2级、直接回答:是因为月球吸引力呀。我不知道。

3级、鼓励和陪伴孩子延伸好奇心,设法寻找答案:百度,头脑风暴,可以做实验吗?可以咨询专家吗?

4级、初步得到解答后,多追问一两层原因或追问类似情况、相反情况,进行辨析:你还能想到其他原因吗?那为什么沙漠不会被吸引呢?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天,但一天有几次涨潮?

5级、初步得到答案后,让孩子继续独立探索,跟进行动:能不能找到关于潮汐成因的解释,尤其是为什么一天会有两次涨潮,然后设计一门课讲给爸爸妈妈听。能不能查找整理资料,梳理出人们对潮汐成因理解的变化,写成一往篇文章。

你回应孩子的水平达到了哪个级别呢?

1949年,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布鲁姆,为帮助教师更清晰设定教学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设计考试测评。七年后,他终于出版了一本专著,一举奠定了教育目标的理论。称之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或简单一点称为“布鲁姆认知技能”。

在布鲁姆看来,人的认知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记忆到创造。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最常用到的是记忆,理解和应用这三项。

所以,父母如果能够在记忆力、理解力和应试力这三个要素上有能力有方法来帮助孩子,或者说父母如果能帮助孩子锻炼这些思维技能就好了,只是,会不会很难?

难与不难,只要父母掌握以下三招提问技能就好了。

1、用提问来回应提问

当孩子问为什么时,父母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很多时候相当于扼杀了真正的学习,因为正确答案将孩子的思维能力压制在了记忆和理解层面,无法升级到更高水平。

例如:孩子好奇海浪是怎么形成的。

父母若敷衍了事,孩子的感受就是探究、探索、好奇是不被鼓励的。

父母若直接回答,孩子的感受就是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到标准答案。

父母若鼓励孩子设法寻找答案,孩子就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到解释、总结、实践。

父母若延伸追问,孩子就会尝试去深度思考、细细辨析。

父母若要求孩子独立探索这个课题,跟进行动,孩子甚至会就这个课题做出有意思的研究。

所以,父母引导孩子动脑筋的水平不同,日积月累对孩子思维技能的影响也会有巨大的不同。

父母提问技能的第一招是,尽量用提问来提升孩子的思维层级,提问的具体思路从认知体系每一级列出的动词中很容易找到

例如:(回忆)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找到)咱家有哪本书里能找到答案吗?

理解:(执行)要是你会怎么做?

(实施)得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这样做呀?

(选择)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在特定情境下,哪些提问是适用的,多练几次就挥洒自如了,就能把每个孩子好奇提问的时刻转化成升级思维的机会了。

2、穿插综合

如果父母可以和不同层级对应的提问结合起来,让任何一次聊天都能变得趣味盎然,并配合随时开启的思维训练。

举个例子:

孩子:为什么每天都要写作业!要是不用写作业就好了!

爸爸:是呀,要是没有作业,每天就能多玩好长时间了,但是每个学生都是要写作的。说话,你写了三年的作业了,你想过为啥要写作业吗?

孩子:没想过,反正要是没作业就轻松呗。

爸爸:嗯,没作业更轻松。这是好处,对吧!哪,没有作业有什么坏处吗?

孩子:就是如果不写作业,学过的东西容易忘。

爸爸:所以,如果怎样就可以不写作业了?

孩子:如果每次考试考满分,就不用写作业了!

爸爸:哈哈,那你见过不写作却能考满分的吗?

孩子:没有吧?!要是我是超人就好了,超人肯定能不写作业也考满 分!

爸爸:所以,正常人如果想考试得高分,就得平时认真写作业。你还能想到类似的例子吗?就是,如果想得到一个结果,就得平时持续努力。

······

3、发散性提问和颠覆性提问

要想孩子有创造力,就要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就像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学霸,但很少有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书呆子。区别在于,书呆子固然可以考试得高分,但除此以外就乏善可陈,大学毕业后无论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都不容易适应。而学霸,不仅有能力应试,更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等着灵光乍现就会有的,这是一种能力。创造本质上是“大脑对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只要大家平时闲聊时注意常问如下两类问题,就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对旧知识进行各种重组,效果就非常好,远比把孩子送去五花八门的思维训练辅导班好。

发散性提问——在没有答案的地方问问题

比如问孩子:一本书都可能来做什么?给你5分钟时间,咱们两个一起想,看能想出多少用途来。

发散性思维提问可以随时随地玩起来。

走在路上时,孩子说:“妈妈,看那儿有块砖头。”你就可以回“”一块砖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家里,孩子说:“爸爸,我想看电视”。你就回“
哎呀,你今天看电子用品的时间已经用完了,不如我们玩个游戏。请问电视机除 了可以看,还能用来干什么?

发散形提问的目标是,对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想出尽可能多的回答。注意,数量比质量更重要,也就是尽量不要评价孩子的回答,再不靠谱也是“对旧知识的重新组合”。

颠覆性提问——如果事情不是现在这样,那会是怎样?

如果水能燃烧,那会怎么样?

如果昨天你没有去上游泳课,那可能会怎么样?

如果2020年春节没有爆发新冠肺炎,那现在会有哪些不同?

······

这些都是颠覆性提问。

如果父母都是这样提问,那么在孩子的大脑中构建了一个平行宇宙。孩子不再觉得当前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会兴奋地发现,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事事按部就班,而被颠覆性提问训练出来的孩子,看到的世界充满可能性。

绝大多数重大科研突破,都是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结果。

例如:达尔文在某个时刻问自己,“如果每个生物不是从来就这样,而是很慢很慢演化成这样的,那会怎么样”?然后有了演化论。

爱因斯坦在某个时刻问自己,“如果光不是在以太中传播的,如果根本没有以太这种东西,那会怎么样呢”?然后他演绎出了狭义相对论。

所以,父母在闲聊中多给孩子提一些颠覆性的问题吧。

4、写在最后

其实,父母只管提问,不需要知道答案,只要平时善用提问回应提问、穿插综合,再加上发散性和颠覆性提问,这样训练孩子的思维,做题会冒出其他人都想不到的思路,做科研能找到其他人都想不到的方向,工作中也能发现其他人根本注意不到的问题,做出让其他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发散性提问和颠覆性提问,既轻松又好玩,却可以帮孩子训练出非常有价值、非常稀缺的能力,从而让孩子未来的人生更丰富多彩,达到其他人——包括做父母的——不敢想象的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书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