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城到垓下,从坎尼到扎马——一场横跨东西半球的完美巧合

公元前202年10月,一位名震天下、百战不殆的不世出名将,迎来人生中最惨烈的失败,饮恨沙场。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曾经的霸主强权的消逝,以及整个已知世界最庞大的统一势力的崛起。

我想这其中的背景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倘若同时去问一个东方人和一个西方人,却很可能得到迥异的结果。

是的,以上描述的正是垓下之战,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楚汉之争宣告结束,汉王刘邦问鼎中原建立西汉王朝的故事。但同时也是扎马战役,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全军覆没,布匿战争步入尾声,古罗马称霸西地中海世界的故事。

中华帝国与古罗马,地处世界两端,彼此绝缘,自由生长,却像孪生兄弟般有着太多共通之处,以至于让人难以将其归因为巧合。

这种相似点浩如烟海,但发展、过程、影响乃至时间都完全重合的重要战役,实在是过于罕见。也许这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但从这个玩笑里,我们或许能探究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为了分析这两场于东西方世界同时发生的由两大势力争夺霸权的战争,让我们先回到故事的起点,来回顾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

东方背景:秦末各地叛乱,以楚国名门项羽为首的诸侯势力推翻秦朝,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并分封十八路诸侯。其中汉王刘邦不甘,意图扩张势力,与西楚一争高低。

西方背景:崛起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共和国不断扩张,对北非强国迦太基形成威胁,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展开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获胜告终。后双方因萨贡托冲突再次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打响。

宣战伊始,东西方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就是交战双方并没有上来就展开战斗。

项羽戏下分封后,诸侯心思各异,除刘邦外,齐、赵等国也纷纷叛乱,加之张良书信迷惑,使项羽对刘邦放松警惕,转而优先对付齐国。迦太基方面起初也有类似的问题,但不是出在外部,而是国内。迦太基统治阶层分为传统农业派和对外贸易派,双方政见始终不合,加之地中海的中继站西西里岛被罗马控制,使得迦太基本国迟迟没有派兵渡海作战。

这个时间上的空档使刘邦和罗马得以进行充分的准备。刘邦暗度陈仓出汉中、还定三秦后,首先确保了关内的稳定,以作为自己的大本营,而后招降其他诸侯国,纠集塞、翟、魏、赵、殷五国联军,一时坐拥56万大军,直取彭城。罗马方面由于先前早已将四周城邦征服,建立了牢固的罗马联盟,整个联盟能调动的最大兵力达75万人,两位执政官兵分两路,一人坐守西西里,一人进攻西班牙。

强大的力量能给人自信,也能使人自满。此时的汉军与罗马军处于相同的处境——自己军力强盛、盟友众多,敌人则自顾不暇,似乎此战必胜。

但噩梦很快来临。

项羽闻知彭城失陷,当即留下大部队继续与齐国周旋,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骑飞奔回援。3万对56万,又是长途奔袭作战,对手这种自杀式的行动刘邦想都没有想过,更没有丝毫准备。而同病相怜的罗马则面对着一个更加变态几近疯狂的对手。迦太基名门巴卡家族的杰出将领汉尼拔,率军从西班牙出发,北渡埃布罗河,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横穿高卢境内,翻越阿尔卑斯山,绕到罗马唯一没有防范的北方大门进入意大利。一番自杀式行军后,汉尼拔面临的敌我人数是2.6万对75万。

但是项羽知道,那56万是虚的。汉尼拔同样知道,那75万也是虚的。刘邦的诸侯联军大多是乌合之众,战力低下,离心离德。反观项羽,那三万骑兵,是精锐中的精锐,是跟随项羽南征北讨的虎狼之师。另一边,罗马的军队构成是本国公民,每年轮流换岗,如果真的集结全部兵力,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机器将瞬间瘫痪,而且罗马为维持联盟,也无法要求所有盟国同时发动最大兵力。而汉尼拔手里那2.6万人,是跟随他一路跋山涉水闯过鬼门关的死士,也是真正的精兵。

另外从项羽和汉尼拔的军队构成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两人军事思想的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重视骑兵的作用。较之敌人,两人都在自己的部队里保持了骑兵的优势比重。

终归,项羽和汉尼拔这种常人不可理解的战略行动给汉军和罗马以巨大的精神冲击。但更加恐怖的是,这两个人除了超凡的胆略,还拥有近乎无敌的军事能力。

彭城一役,汉军56万全军覆没,被斩杀、踩踏、落水者无数,刘邦仅率十余骑逃脱,父、妻被俘,全程耗时不到一天。汉尼拔则首先于提契诺河、特雷比亚河、特拉西梅诺湖三地歼灭罗马军4万余人,俘虏上万人,后在粮仓坎尼附近,于单日内几乎无损全歼参战的8万罗马士兵。彭城之战和坎尼会战双双列入公元前单日死亡人数最高战役榜单。

一时间,项羽和汉尼拔成为了杀人魔王的代名词,整个中华大地和西地中海世界谈虎色变。

汉军和罗马瞬间元气大伤,更糟糕的是,先前的同盟国纷纷倒戈投敌。刘邦和罗马第一次感到深不见底的绝望,除了人口和物资上的损失,最严峻的是全国上下士气的低落。

这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一旦统治阶级崩溃,整个政权将土崩瓦解。但汉王刘邦和罗马元老院没有放弃,他们平静地接受了失败的事实,并迅速着手寻求应对之策。

面对魔鬼般的对手,刘邦和罗马元老院采取了同样的策略:避其锋芒,巩固实力,收复叛地,打持久战。

刘邦首先打击并收服那些背叛自己的邻国,并彻底征服关中秦地,稳固了后方,命萧何负责后勤保证补给。又招揽九江王英布加入己方势力,大量任用人材。同时联合彭越骚扰西楚后方,消耗敌人精力。

罗马方面如出一辙,首先收复了叛变的盟国锡拉库萨和加普亚等地,稳固了联盟。而后启用主张持久战的费边,采取群鼠戏猫的策略,不回应正面会战而是游击骚扰汉尼拔部队。

自此双方陷入长期拉锯战。楚汉两军主力在荥阳、成皋一带持续对峙,罗马军和汉尼拔军则在意大利南部陷入僵局。

此时,刘邦和罗马又不约而同做出了一致的决策,即分出兵力开辟新战场。刘邦派出后世称为“兵仙”的上将韩信北上,远攻赵、代,意图将北方领土收入版图后与主力会师,夹击楚军。而罗马则派出后来的“阿非利加征服者”大西庇阿前往西班牙,切断汉尼拔退路的同时,经迦太基的海外根据地剑指非洲。

韩信与西庇阿不负众望,在第二战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韩信一路攻克魏、代、赵,而后降燕灭齐。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以灵活多变的战术迅速收服了整个中国北方地区。西庇阿方面,抵达西班牙后直取敌方大本营卡塔赫纳,而后同样凭微弱兵力,歼灭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大军,随即登陆非洲,于迦太基本土节节取胜。

迫于压力的西楚和迦太基,不得不向对手提出和谈请求。项羽由于后方补给被切断,面临粮绝和被夹击的危险,提出楚汉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各自罢兵。迦太基由于丢失西班牙殖民地,且非洲本土受到威胁,提出放弃西班牙,撤出意大利,双方以地中海为界,停战和解。

然而一纸和约刚刚签订不久,就如废纸般被随意撕毁。刘邦在张良等人劝说下,背弃盟约,趁项羽东归时予以追击,并联合韩信、彭越、英布各路大军对楚军实施封锁。罗马则由于迦太基挟持己方补给船,也再次向迦太基宣战,西庇阿联合努米底亚,与归国的汉尼拔在非洲战场交战。

决战终于到来。

汉军由韩信担任总指挥,对阵万人敌项羽,地点垓下。罗马军由西庇阿担任总指挥,对阵不败宿将汉尼拔,地点扎马。这是四个超级大国的终极较量,是四位顶级名将间的最后角逐,战争的胜负将影响东西两个半球未来上千年的历史走向。

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两场传奇战役,竟发生在同年同月。(东西历法不同,但仍十分接近)

整场战斗的过程也极为相似。

首先,项羽和汉尼拔一方发起冲锋。项羽素以冲杀勇猛著称,凭借个人武力和骑兵优势,率先在敌军正面撕出一道裂口,直取对面主帅。汉尼拔则以本国特色兵种——战象作为先锋,80头大象呈横排冲击敌军,试图冲散敌方阵型。

而后发制人的韩信先以中军抵挡,且战且退,待楚军先锋足够深入时,急令左右两翼合击,将楚军一截为二,项羽不得不回师救援,韩信趁机调头反攻,三路合围形成包围圈。而面对战象冲锋的西庇阿,迅速变换阵形,为疾驰而来的大象留出若干条通道,巧妙化解对方的冲击力,同时令事先部署的标枪手全力攻击大象,发狂的象群顿时失去战斗力。中路步兵牵制对方精英主力,为两翼骑兵争取时间,数量占优的罗马军骑兵在歼灭对方骑兵后,包抄了对方主力的两翼,与步兵同样形成了三路合围的态势。

韩信与西庇阿的战术构想正在成为现实,那就是包围全歼。纵使项羽勇武盖世,纵使汉尼拔奇招百出,但包围网一旦形成,任谁也无法挣脱。而这包围剿杀的战术,曾经正是项羽和汉尼拔最擅长的。巨鹿一战,项羽曾以少数兵力包围秦军优势兵力,一举歼灭;坎尼会战,汉尼拔也是靠着包围战术得以全歼罗马军。现如今,角色调换,自己成了瓮中之鳖,等待他们的只有惨痛的失败。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十余万楚军全军覆没,项羽仅率二十八骑突围逃脱,最终于乌江自刎。扎马这边,迦太基军阵亡两万余人,其余悉数被俘,汉尼拔本人同样仅带残部突围,迦太基人最后的希望破灭。

至此,波澜壮阔的楚汉之争和第二次布匿战争双双落下帷幕。西楚灭亡,汉王刘邦君临天下,登基称帝,建立了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大汉帝国。而迦太基则因战败条约,被迫解散海军,彻底失去与罗马争霸的能力,不久即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从地图上完全抹去,从此罗马共和国成为西地中海世界的最强霸主,为后来辉煌的罗马帝国夯实了基础。

回顾完这两场梦幻般的战争后,我们不妨试着横向对比,总结其中的相似之处。

首先来看两场决战的直接获胜者,韩信和西庇阿。从战术层面,两人都是顶尖高手,思路灵活,不囿于常规。韩信木罂渡河,闪击安邑,生擒魏豹;井陉一战,调虎离山,抄敌后路……此类战绩不胜枚举。西庇阿更是那个崇尚正面对决的年代里少有的计略鬼才,分兵海陆,声东击西,利用落潮突击卡塔赫纳;借谈判之名打探情报,趁夜火烧敌营,大破迦太基和努米底亚联军……无数的战例表明,韩信和西庇阿是当之无愧的战术天才。

同时战略层面,二人也毫不逊色。楚汉胶着之际,韩信主动建议分兵北上,提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构想,试图多路进发,对敌形成夹击之势。而在意大利战场陷入僵局时,年仅24岁的西庇阿主动请缨,赶赴西班牙战线,并在征服西班牙后坚持进军非洲,把战场搬到敌国本土,从而迫使汉尼拔从意大利撤退。可见二人战略层面的思路也同样灵活,眼光长远,能在困境中化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些都要基于其本人的卓越能力,才能将设想变为现实。

然而就是这样两位国之栋梁,却有着同样令人唏嘘的结局。

韩信的死,大部分人会用四个字概括——功高盖主。然而这四个字的背后,却映射出韩信一种矛盾的性格。必须看到的是,韩信对刘邦是忠诚的,当年蒯通摆在他面前那张“三分天下”的蓝图异常诱人,从博弈的角度看,几乎是韩信的最优解。但韩信不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博弈者,他的骨子里还有磨灭不去的信义。可与此同时,其过人的才能也造就了他不甘于人下的性格,“见好就收”这四个字他不是不懂,只是如果这么做了,他也就不是韩信了。

而在共和国里,没有君主,似乎并不存在“功高盖主”这种事情。但真正的“主”,从来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西庇阿凯旋回国后,被冠以“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称号,罗马人民几乎把当时政体下所能给予个人的最高的荣耀都置于他的头顶。然而,当某一个体的声望达到一个阈值时,势必会触动某一群体的利益。以老加图为代表的保守派极尽排挤之能事,将打压西庇阿视为国家使命。以至于这位救国英雄死前竟唾弃着留下遗言——“不知感恩的祖国,你们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骨”。

当一个人的“功”高到令人不禁视他为“主”,而他又不想真正做“主”时,他的下场将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韩信和西庇阿心底里秉持的那一丝忠诚和荣誉,成为他们灭亡的最后推手,使得他们终究没能成为李世民,没能成为凯撒。

接下来再看一对苦命鸳鸯,项羽和汉尼拔。同样是盖世名将,同样令整个国家闻风丧胆。这两人的出身就十分相似,项家世代为楚国大将,祖父是战国时期名将项燕,叔父是秦末起义领袖项梁;巴卡家族也是迦太基贵族,汉尼拔父亲哈米尔卡是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抗击罗马的主要功臣,同时也是迦太基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开拓者。项羽和汉尼拔身上流淌的贵族血液赋予了他们天生的荣耀感和进取心,他们注定不会甘于平凡,不会让家族蒙羞。

但与此同时,父辈的悲惨命运也使得他们身上背负着深厚的家仇国恨,成为一种沁入骨髓的执念。祖国为秦所灭,祖父兵败自杀,叔父也因抗秦战死,项羽于这个乱世中前进的每一步都怀着满腔的愤怒和仇恨。汉尼拔又何尝不是,父亲耗尽心血与罗马拼死抗争,却换来祖国的一纸降书,汉尼拔年幼时就曾在父亲面前立下重誓,终生与罗马为敌。对于项羽和汉尼拔来说,仇恨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是支撑他们前行的巨大动力。

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欠缺政治敏感度。在战场上,项羽和汉尼拔是万物主宰,但站在更高的政治战略层面,这两人就显得力不从心。项羽滥用暴力,坑杀降卒,谋害义帝,对有功之臣过于吝啬,对忠言良谋视若无睹,一步步失去民心,也失去追随者的信任。汉尼拔一心毁灭罗马,却忽视国内政局,战争期间始终得不到本国支援,全程在异国他乡孤军奋战,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又过于薄弱,十六年内没能收获任何优秀的部下,第二次布匿战争几乎是以汉尼拔一人对抗罗马一国的战争。

项羽和汉尼拔性格里的种种弱点使得他们注定只是将才,而非帅才,战术高超,而战略不足。所以当他们碰巧处于局势把控者的位置时,是很难为己方创造有利形势的,再强大的个人能力也无法阻止大局走向衰颓。

再反观大汉和罗马,几乎就是另一个极端。敌人的弱点通通是他们的优点。

首先是包容。包容心不一定能让人成为领袖,但好的领袖一定心怀宽广。刘邦出身贫贱,但仗义慷慨,一生广招贤良,虚心纳谏,功臣良将皆有封赏,加之刘邦非凡的个人魅力,为其效力者前赴后继。

而罗马从王政时期起就以包容著称,对外每征服一个地区,从不诉诸暴力或强迫臣服,而是赠予其罗马公民权,从内到外将其同化,这种政策使整个罗马联盟牢不可破,每个城邦、每个部族或多或少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另外罗马人从不惩处败将,他们相信失败本身就是对追求荣耀的罗马人最大的惩罚,而这也有助于失败者吸取教训。

大汉和罗马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坚韧。诚然,他们初期并不强大,在疯狂的敌人面前几度濒临崩溃,但有一个信念在他们心中扎根,那就是“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刘邦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街头无赖的形象,但更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即便弱不禁风,但只要给他留有一丝生机,他就会在夹缝里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56万诸侯联军一夕覆灭,至亲至爱落入敌手,起家以来全部成果一扫而空,即便是这种绝境下,刘邦还是能咬着牙,把失去的一点一点夺回来。

罗马更是如此,十六年内多次进入最高紧急状态,甚至汉尼拔本人曾在罗马城下打马走过。但元老院不断调整策略,举国上下一心抗敌,各路人才前仆后继,外交、军事手段层出不穷,整整一代人在汉尼拔的阴影下殚精竭虑,而国家机器在超负荷状态下却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最终,年轻一代的西庇阿正是以汉尼拔当年的手段,还施彼身,真正做到了逆风翻盘。

其第三个优点,就是因时制宜。在敌人强大时,懂得打持久战、游击战,而在敌人疲弱时,果断出击,一举歼敌。即毛主席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对当局者而言,审时度势往往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有太多蝇头小利混淆视听。但刘邦集团做到了,主力牵制项羽,彭越扰敌后方、断其补给,如此配合,才使得项羽不得不选择停战。同样罗马也做到了,罗马人看清了汉尼拔军除汉尼拔本人外都是庸才的事实,于是拉长战线,让汉尼拔疲于奔波,同时又不停袭击其薄弱部队,使不可一世的汉尼拔多年鲜有战果,最终配合西庇阿在异地战场的果断出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野心。所谓有志始知蓬莱近,只有敢想,才能论赢。项羽戏下分封诸侯时,天下在手,无人不服,但他最终为自己选择的角色是西楚霸王。何谓霸王,诸侯之话事人也。首先是王,与其他十八个王没有法理上的区别,其次才是霸。甚至他的王都不是完整的楚王,仅仅是西楚的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虽然多年叱咤风云,但其实始终都没准备好开始自己的事业,始终都没想好要怎么过完这一生。他只想着维持世界原本的规则,秦破坏了这个规则,那就把秦除掉,然而他不懂,当秦出现后,这个世界已经回不去了。所以他偏安一隅,把果实拱手让人,所以他注定会输。而在西楚灭亡后,刘邦也曾面临同样的处境,但这个男人为自己选择的角色,是皇帝,是其余所有人匍匐的对象,所以他赢了。

罗马和迦太基如出一辙。三场布匿战争下来,我们丝毫看不到迦太基对统一地中海这种事业的兴趣,这个国家的人民最关心的,只是物质的富裕和生活的安全。甚至直到打亡国之战时,他们依赖的军队还是靠黄金招揽的国外雇佣兵,这与由本国公民组成的罗马军有云泥之别。当然这跟国家性质密不可分,罗马是农业国家,这种对土地的天然依赖形成了他们自发的献身情怀,迦太基的经济支柱则是商贸,只要他们愿意,一切都能用钱买来。当然迦太基这种偏安心态在和平年代是毫无问题的,但当战争已然打响时,甚至已经到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死关头,这种心态就十分危险了。反观罗马,从战胜后要求迦太基解散武装的条约中就足以看出,罗马要的,不是接受道歉,而是让对手彻底丧失游戏资格,是要这个牌桌上只剩下自己。

一旦决定上了牌桌,通吃,才是赢家的唯一出路。

两场横跨东西世界的史诗战争结束了,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感慨和无声的警钟。东西半球,完全不同的背景,几乎一致的走向,这充分印证了,某些历史的经验,绝不是偶然,即便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重演一次,结局也不会改写。

所以,前车覆,后车诫,这才是今人读史最大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彭城到垓下,从坎尼到扎马——一场横跨东西半球的完美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