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经师──宋濂

在每一个朝代里,都会有一些大权示现的菩萨来到世间,或者示现长者身,或者宰官身,或者示现比丘、比丘尼身,种种不同。永明延寿禅师,据说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他的所行所作与人多少有点不同。后来他又示现为善继禅师,善继禅师也是好像青草堂和尚一样想要做官,据说宋濂是善继禅师的后身。

宋濂是明朝时代浙江金华县人,姓宋,名濂,字景濂;他这一生对“濂”字很感兴趣,大概因为他五行缺水,所以总要有个水字边。他的母亲怀他时,有一天晚间梦见一个和尚在写《华严经》,这个和尚对她说:“我写《华严经》需要有一间房子,想要向你借房子来写完这卷经。”为什么永明寿禅师到她这儿来借房子?因为他和这个家庭有缘,要了结这一段公案,所以托生到宋家。

母亲梦醒的时候,宋濂就出生了。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英敏强记,记忆力特别好,可以过目不忘,而且能目下十行字。所谓“目下十行字”,实际上也是一行一行看,并不是眼睛一下子就可以看十行;看文章要一个字、一个字看,才能分辨出句意;如果一看就看一大片,怎么能分别出句读?“目下十行字,耳听百人音”,是因为敏捷,别人看一行的时间,他可以看十行,看得快,记忆力也强。

三国时代的庞统,能“目下十行字,耳听百人音”,他用这个方法来对治粗鲁人──张飞。本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只要得到其中一个,就能把世间治理得太平。所以刘备首先三顾茅庐,三请诸葛亮,得到“卧龙”。

可是以后庞统来了,刘备不太注意他,甚至把司马徽所说的话都忘了,只委派庞统去做县令,也就是一个地方官。当时中央每隔一段时间,要派人去视察地方的县政,张飞被派去调察庞统,因为庞统到任以来只是喝酒,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干。他把接状子的招牌挂出去,说:“任何人有冤屈,都可以来投诉、控告。”可是他上任一百多天,一件案子也没有办过,把状子都压在那儿,有几百份之多。张飞到了那儿,听他的下属说他做官只喝酒,旁的事情什么也不干,就预备给他难看,想打他一顿,也就是要查他的案子。

张飞问庞统:“你到这儿来,什么公事也不办,尽干什么来着?”庞统就叫衙役升堂,通知所有告状的人来,大概有几百人都集合到这儿。庞统说:“你们每一个人说自己的案由。”庞统耳朵听,眼睛看,手上拿着笔判案,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几个月的文件都批了,判好了案子。张飞一看这个人“目下十行字,耳听百人音”,心想:“他真是奇才啊!”张飞也被弄糊涂了!所以他很佩服庞统。

其实耳听百人音,谁都会的,怎么说呢?我相信庞统三个月当中所接的状子,他不会一点都不看的;虽然他每天喝醉酒,他也会看一看的。只要看一看,就是不审问也知道怎么判,因为有智慧的人,从字里行间一看,就会知道你是有理或没有理,或者公道不公道。所以他早已胸有成竹,他听人讲案由的时候,只是走一走形式。张飞是一个粗人,一看他能这样:“喔!听这么多人讲话,叽叽喳喳像鸟叫似的,他都能听得清楚,案件也判得没有错误。判完了,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这真是奇才!”其实庞统早就看过了,他早就明白怎么样判断,所以这个方法谁都可以做得到。

宋濂也是非常聪明,博闻强记,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又能过目不忘,有超人的才能。他精通内外典──对佛教的经典也通达,对世间的文字更了解,所以他是一代的明经大师──明白经典,无论世间的经典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类,或是出世的经典,他都明白。

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可是对名利很淡泊,不求名,不求利;虽然做官,也是行所无事。他本是元代的人,可是不在元代做官,他常常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善良的小鸟,要选择好的树木栖息;好的臣子,也要选择他所服从的君主奉事。所以,以后他就和刘伯温一同帮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当时刘伯温管参谋,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宋濂管文书,一切的文件、来往公事、发号施令、立法,都由他来做。他相貌丰伟,胡子很长,飘洒到胸前;他有长者的风度,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现宰官身,又现长者身,又像大丈夫身,所以他的样子很特别的。

他奉明太祖──朱洪武的命令,撰写《元史》。又着有〈母子爱〉等很多篇短文通行于世,这些文章都是劝善罚恶,包藏因果的道理。晚年辞官不做;七十二岁时,宰相胡惟庸想要造反,他也涉及这个案件,成为嫌疑份子,本来应该斩首示众,皇帝念他年老,没有杀他,把他外放到边疆,但他却于迁徙的路途中往生。

◎宣化上人讲述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代经师──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