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式管理

在阅读《微权利下的项目管理》时,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与大家分享。

“哥伦布式管理”:走的时候,不知道去哪儿;到的时候,不知道在哪儿;回来的时候,不知道去过哪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曾经被认为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探险家。虽然后来被证明既不是世界第一,也不是欧洲第一,但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的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哥伦布认为圣萨尔瓦多是日本群岛的外围岛屿。他们在岛上考察。交易、休整了两天,然后启航去寻找"黄金和宝石","寻找日本岛。"10月28 日,船队抵达今古巴东北奥特连省的巴里亚门(Bariay)港湾,哥伦布以为这便是日本主岛。

1493年3月15日中午,哥伦布回到出发港帕洛斯。至此,人类历史上空前的224天的远航探险最后结束。哥伦布给欧洲带回了在西方大西洋彼岸发现陆地和居民的轰动消息,地理大发现的第一条重要新闻通过几十种语言的翻译迅速传遍整个欧洲。

哥伦布从没承认他当时到达了一个以前欧洲人所不知的大陆,而不是出发前的目标-东印度群岛。他将这个大陆上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indias,西班牙语的印度人)"。

作为探险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以目标导向的项目经理来说这种做法会导致项目团队多走很多冤枉路,还有可能根本就回不来了。

最后:我们虽然说“哥伦布式管理”是“走的时候,不知道去哪儿;到的时候,不知道在哪儿;回来的时候,不知道去过哪儿”。但实际上,哥伦布在出发前确实经过了充分的准备

哥伦布当时侨居葡萄牙,葡萄牙又是西欧当时航海探险的中心,哥伦布自然首先向葡萄牙政府和提出西航建议和计划,时间分别是1483年下半年和1488年,但都没有被接纳。于是他转向求助西班牙皇室(其中他有向法国游说,但没有结果),分别于1486年5月和1491年12月求得女王的召见,并在西王室的财政顾问、大商人桑塔赫尔的帮助下,最终使西航计划的到批准。

哥伦布首次远航共投资约200万马拉维迪,探险队共筹备了三条船,船上配备有各种火炮长枪,弹药箭矢。船上备足食品、淡水、酒类、药品、灯具、燃料、帆缆索具等航行用具和物资。探险队还带上许多玻璃珠小镜子、花帽子、铜铃、衬衫、饰针、针线、花布、小刀、眼镜、石球、铅球等百货用于交换。探险队里有翻译、医生、地图绘制员等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三个从监狱里提出来的囚犯,以便派去执行最危险的事。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项目工作的典型特征,因为项目是创新和变革的载体,干的都是跨界创新的事,实施道路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项目计划在执行中需要调整是必然的。越是变数多的项目,越需要提前花更多的时间做好项目计划,并在项目过程中把项目计划作为自己前行的标尺,以确定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没有计划的项目经理往往像在沙漠中找出路,由于缺少参照物,即使走偏了,自己也难以察觉出来,经常原地打转而找不到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哥伦布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