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前几天非常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郝景芳老师的朋友圈。

她说,收到了体检结果,哪儿哪儿都健康,虽然天天熬夜喝酒吃宵夜加班作息不规律,但是各项指标全部都正常,双眼视力还恢复到了1.2。于是她说,看来自己的歪理邪说还是有道理的——人只要开心,就会健康;人无压力,就没有病。

无独有偶,曾经冯唐写过一篇《一辈子不生癌》的文章,他给读者的建议只有简单的9个字: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冯唐在文章说到,得癌症的第一相关因素是基因,但每个人在基因面前是平等的,我们没有权利选择,也没有能力改变;第二个相关因素就是压力,当我们压力过大,大过自己身心消化的能力,身体就会产生反应,给出答案。

看过这些,珍惜生命的我给自己的2022明确了一个小目标——让自己愉悦。

1/ 关于愉悦

前几天,单位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宣讲老师现场让大家做了一套测试题。这套题一共有20道题目,都是跟压力表现有关的,比如是否失眠,是否长期情绪低落等等。

老师念完题目后问,符合其中4个及以下特征的人有几个。有两位同事举了手。大家哈哈就乐,开玩笑说,看来工作不够饱和,还需要加量。

其实,我们都知道,其中有一位同事工作量很大,经常加班,成果也很多。他的工作比绝大部分同事都要多,根本不会存在工作量太少的问题。

但是在我们大部分人的意识中,压力应该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工作越多压力自然越多,情绪体验也就越差。

事实是否如此呢?

Photo by  David Orsborne on Pexels

最近,我收到了李楠老师送给学员的《理解愤怒》这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情绪的愉悦度,不等于开心,而在于是否顺畅。一个人的情绪越是坦然,就越是能够流动,他情绪的愉悦度就会越高。

这周,我们陪着女儿一起重温了《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

影片最开始,乐乐想要主导一切,费劲心机想让莱丽快乐,她想让忧忧远离所有的记忆,希望莱丽的大脑中保存的全部都是橙色的快乐的记忆。

可是到最后才发现,正是因为忧忧的存在,才有了更多美好和快乐,当忧忧出现,莱丽的忧伤让她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团队的支持,造就了莱丽脑中最核心的记忆球。

电影的最后,莱丽大脑中的控制台,由一个仅能一人操控的台面,变成了一个多人操控的台面,所有的情绪各司其职,控制不同的部分。而莱丽大脑中的记忆球,不再是单一的颜色,更多的是不同颜色、不同情绪的交融。

在生活汇总,我们也在不断地追求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希望自己没有坏情绪,不生气、不着急。可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就是没有坏情绪吗?

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每一样情绪都在提醒我们自己面对的问题。而真正给我们带来困扰的,是如何消化和排解坏情绪,是否允许情绪出现,是否给了它出口,才是最终体验不同的根源。

真正让我们不舒服的,不是沮丧、难过和生气,而是我们对所有这些“坏情绪”的偏见和压抑,造成了我们心里的拧巴。

是否愉悦与工作多少无关,压力也一样。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工作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相应的承受的压力也应该越大。但压力其实跟工作时长关系并不大。

郝景芳老师作为童行书院的创始人,科幻小说作家,每天安排的工作肯定比正常人多,但她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我们的同事每天也做很多工作,但他也仍然能正常生活。

是否产生压力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工作的多寡,更多的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以及对工作的认知。

尽管不是谁都能活成郝景芳,但每一个普通的我们,也一样可以尝试追求愉悦和自如的生活。

2/ 生活无需处处掌控

我从四年前开始写公号,今年下半年是我连续周更坚持时间最长的时候。

看起来,这样持续的周更给自己额外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应该很累也很疲惫。可是回头来看,那段看起来最累,坚持得最好的时间,却也是自己面对工作和生活整体状态最好的时候。

实际上,生活并不是处处都需要掌控感。我们在一方面获得了掌控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方面失控的感觉。这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在一些方面给自己找到确定的感觉,就能带给自己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工作或者其他无力掌控和改变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发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固定在上班前的一两个小时,每天坚持去完成,就会赋予自己很强的掌控感。

但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当我们寻求掌控感的时候,一定要识别哪些确实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东西和时间。

比如,对于我来说,工作内的时间要工作,晚上下班之后要陪孩子,摸索一段时间发现,只有早晨的一点时间是完全可以自己支配的,只能把事情安排在这一部分。

如果不加识别就要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去跟工作和陪孩子抢时间,最后可能两边都做不好,给自己带来更混乱和失控的感觉。

Photo by  Joseph Redfield on Pexels

3/ 自然能力可以赋能

前几天,跟杨先生聊天,他问我,你怎么每天就需要那么点睡眠,每天那么早起,不困啊?

我也不是天生睡眠少,如果没有闹钟叫醒,也能睡到七八点。可是为什么愿意被闹钟叫醒,或者可以说,叫醒自己的不完全是闹钟,而是自己想做的事儿。

《理解愤怒》书里提到了“自然能力”和“刻意能力”的概念。

自然能力,就是在不被强制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就能够去完成事情的能力。也可以说,这是我们自发而擅长的事儿。

刻意能力,则是说我们需要有意地控制自己去做才能完成的能力。

人在发挥自然能力时,是不觉得累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每天做很多事儿,却并不会如我们想象那样疲惫。

当人们自己想做并且擅长的事时,运用的是自然能力,不仅不会消耗能量,更会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给自己赋能,用精神的愉悦抚慰身体的疲惫。

精神能量的储备和家庭财务规划是一样的,节流很重要,但开源更不能忽略。

如果说,学着给自己做减法,减少工作量来降低能量消耗是节流,那么找到赋能的事儿给自己注入能量就是开源。

节流做得再好,没有新的能量进来,终究也只是坐吃山空,只有真的开源,才能让能量储备流动起来,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4/ 每一个“不得不”背后都有一个“我需要”

陈海贤老师在《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课程中提到过,并不只有好的选择才是选择。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它的理由,只是我们没有觉知。

《理解愤怒》一书中也说到,在每一个自己觉得委屈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己更想要的东西。

当我们不能察觉到自己选择背后的理由,看不到自己委屈背后那个更想要的东西,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别人,进而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因于他人,抱怨单位、抱怨领导、抱怨同事,甚至抱怨家人。

可是,我们背后的驱动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一个常常会问自己人生意义感的人,很多时候也希望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但这种对意义的探求,很多时候并不能如愿。

一方面,成年人都知道,不可能每一项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站位不同,看到的意义也不同,有时候我可能就是无法看到和理解手中工作的价值。

以前,当我不能寻求到认同时,内心有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做起工作来也会变得非常不顺畅。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如果真的那么难过,为什么还要逼自己做呢?

内心的声音是,我还需要养家糊口啊,没有收入怎么保证家人的生活呢?

这份赌气的回答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需求和另一种意义感,如果我们做不到改变社会,那为了家庭幸福,给家人更好的条件,这也是很好的意义啊。

看到无能为力背后的自我需求的过程,其实也是把为了别人刻意付出的过程转变成为自己负责的过程。

当我知道,我是在为家人和自己而工作,就不再执着于意义感,也减少了牺牲和消耗的感觉。尽管工作并没有改变,但自我体验却有了很大的改观。

以上这些是我在今年曾经有过的片刻体验,让我觉得在那段时间自由和轻松许多。希望在下一个年头,这样的时刻能够越来越多。

愉悦自己是一项能力,它并不那么理所当然,需要我们各自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年,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