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米格尔街》

        初读这本书,对里面有些荒诞又可笑的人,充满了嘲讽,甚至带有恶意,即使看到他们有不好的命运,也抱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奈保尔的文字很平淡,即使对人物的命运描述的跌宕起伏,但他总是以一种缅怀和祭奠的口吻,怀念故去的时光。越往下读,我越开始思考,书中的所谓的“恶人”,他们荒诞而又悲惨的命运到底是谁造成的?

        米格尔街上的居民大多是黑人,在二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殖民主义的渗透像是细小的针,隐约而密集扎在特立尼达这一惺忪的土地上。这里的人民被殖民文化所侵蚀,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战争的炮灰,闭塞而又茫昧,大部分人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像在一个个怪圈里,渐渐远去……仔细看,那些所谓的“恶人”,不过是对无奈的命运,所做的荒诞而又无力的反击,就想毫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在面对侵害,只能绝望的哭泣一般。而环境的可怕就在于,你会慢慢变成那样。就如同主人公妈妈说的那样:“这不是我的过错,是特立尼达的错。在这里人们除了喝酒,还能干什么?”,如果不逃离这里,终会被吞噬。

唯一侥幸逃脱这里的,就是主人公“我”,将要远赴英国留学,“注定要永远离开这里”,即使离开,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还带有殖民地所留下的烙印,急于逃避被殖民化痛苦而漫长的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米格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