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预测与期待

上一次简要梳理了阅读理解的六个基本的能力层级。有了这个阅读认知的大纲,我们便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阅读的策略、技巧、评估等问题。结合之前的学习,本人想就“阅读的预测策略”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思考。

预测(prediction)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心理机制。如果说阅读就是一项强健思维的运动,那么预测就是运动前简单的拉伸,它一方面活动了我们大脑的筋骨,一方面开启了我们求知的闸门。所谓预测,就是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大胆地猜测文章接下来的内容,以求验证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最明显地出现在阅读之前。试想,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或精致或古朴的封装、或新颖或深奥的书题,我们总会心生疑问、萌生好奇,“这本书讲的什么?”、“这本书可能有点难读。”此为初见之预测,深读之动机。

从认知心理学讲,预测可以帮助读者根据已有信息建立认知图式,即脑海里大概的框架,它积极地引导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倘若接下来的内容与预测相符,则新知识很快被图式吸纳,读者可以更高效地消化信息;倘若书中内容与预测发生冲突,矛盾便促使读者停下来进行深度思考,“为什么我想的和作者写得不同?”“作者高明在哪?”“我为什么没有想到?”…经过不断的阅读和探索,新的契合产生,读者的阅读理解层级也可以更容易地向高阶过渡。

可以得知,积极地对接下来要读的内容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促使问题的产生,把原本平淡无奇地“感受式”阅读转化为“思考性”阅读。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说,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世界进行碰撞,或顺向契合、或逆向抵触,几番博弈,将审美进程推向高潮。

此所谓预测,亦是“预测策略”的灵魂。之所以用“策略”来做方法论总结,是因为“策略”暗含主动地、选择性地、因地制宜地“的含义,不应为了”预测“而预测,而应该有意识地根据自己所读的内容和阅读目标灵活运用。具体说来,当我们阅读文学性的作品,且单纯为了审美愉悦为之,我们可以尽量就故事的人物、情节、和自己生活的相似程度、甚至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时间、创作故事进行猜想;如若是信息类的实用书籍,我们则可以就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题、论述的主要逻辑、行文的结构、会选取的材料进行预估。另外,我们还可以尽量就阅读的难易度、耗费时间等因素进行判断。

当然,预测绝非空穴来风,而是需要读者主动地捕捉已有的线索,如同案发现场的侦探一般,作者对书籍相关领域越了解,信息越多越充实,预测便越具体,效果也就越明显。因此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借助的线索以此包括:

书籍的一切出版信息,比如出版社、作者、出版日期、再版次数、包装风格等;

书籍的题目、作者简介;

书籍的序言、目录;

部分书籍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同行评价、销量广告等等

这进一步提示我们,阅读时千万不能翻开正文便开始从头读到尾,一定要先把书“掂量掂量”,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甚至可以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预测的主要条目,在之后的阅读中,验证一个就在后面打钩,还可进一步写写自己的在验证猜想后思考和感想,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

总而言之,预测将我们更加明显地推到作品面前,促使我们直接和作者进行思维的交锋,孰优孰劣,都可引发连锁效应。值得一提的是,预测本来就是我们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认知机制。它可以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任何阶段。这样一来,阅读便成为一场盛大的冒险,读者在未知旅途的徒步中尽嗅花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预测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