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政治哲学引论:

在我们的时代,这种担当要求我们的首先是解放自己。不再受束缚于价值判断不可能是事实判断的假定。

孔德的实证哲学认为……在实证主义的第三个阶段,人放弃了起源问题和事物的命运问题,也就是说,不再问为什么,而只会问事物之间如何发生关联……

当代的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必须价值中立,这个要求或许来自实然—应然的区分。以这个区分为基础,从什么是什么的陈述就不可能通过逻辑推演出任何关于应该如何做的陈述……

人们今日虽已广为接受"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但构建这一区分的哲学理性其实并不具有足够的理据……早期现代哲人强调现代科学的因果特征,而不是目的论特征,并进而区分"实然—应然",但是无论因果分析还是他们对实然与应然之间逻辑区分的认识,都令这些哲人不再涉足道德论证。尼采开启了一种看法,即人类不知道也不能够知道何为善恶,他还明确指出"真理"和"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本身也是一种未经证明也不能证明的价值。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并不能证明社会科学自身就是好的,因为这是在进行价值判断。

实证主义沦为历史主义的原因在于,现代科学无力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科学?

现代"自然"科学更像是一种人为构造,而不是自然知识。

斯特劳斯关于自然的现代理解与古典理解。现代将自然理解为感觉数据的理性整理,而古典则将自然理解为一个表示区别的词语。植物的"自然"(它的外形和力量),自然和技术的区分,自然和习俗的区分,古典政治哲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自然而言,是否存在某种正义和高贵?

政治技艺—议事—(公开)言说的技艺——修辞术……政治技艺的可传授——修辞术

理论智慧和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启蒙——智慧应该散播到所有人之间……古典中并不存在……

一个事物的自然就是这一事物自身的完善……

家庭与城邦的区别是质(亚里士多德)、量(柏拉图)的区别……

城邦是依自然而成(非因习俗而成)……

自然就是这一事物自身的完善。城邦比家庭及其它联合体更加自然,是因为它们都未能实现人全部的自然需求……一切其它的联合体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完整……而城邦是作为其最后的完善行式。

人因其自然而是政治动物。人身上的特性具有逻各斯、言辞或理性。因言辞或理性之故,人是政治的。罗格斯、言辞或理性比其他一切都更具有形成社会的能力。

城邦作为一个足够小的社会,(一个演说家)无需借助任何人工事物向人们演说,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听他的演说。

布斯认为,人就其自然而言是非社会的,没有社会规则也无需服从法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若不是政治的,则是前政治的的,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不能与他人共同生活。这种状态很糟糕。

霍布斯的思考不够深入的原因是霍布斯错将反社会性当作非社会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性:一种根本上依赖于他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存在,根本上就是一种社会存在。

奴隶制可以正确地理解为自然的……作为整体的自然具有等级制的特征……根据自然灵魂之统治身体正如主人之所为……奴隶是一种有生命的工具。其目的不是为了生产事物,而是为了生活用途和行为的目的。生活是一种行动,而非生产。

奴隶具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能够听和言说,但自身没有逻各斯的能力。这样的人被奴役就符合正义。一个人,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动物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但这不足以引导他自己的生活,他需要别人的引导……或者说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奴隶制用于那些自然的奴隶身上就合乎自然。如果用于那些根据自然不是奴隶的人身上当然就不正义。

你拥有的奴隶只是因习俗而成为奴隶。他们成为奴隶并不正义。

真正人的生活或是政治生活和是对智慧的追求:这就是希腊语中的哲学。

赚钱和齐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他们之间的区别以财产获得物的自然形式和非自然形式之间的区别为基础。本质上来说,自然的形式有其限制,以一个人和他的家庭能够适度使用为宜。本质上说,赚钱的技艺则没有限制,因此,这种技艺就有某种错误,即一个有限的存在去追求无限的金钱。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教诲中关于获得物的自然和非自然形式的教诲,直接影响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明确区分。区别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领域最基本的现象是生产,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基本的事情是使用的目的(是自然的馈赠)而不是通过人类生产而存在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真正的财富起源是自然……

洛克:一切财富的起源是劳动,

马克思:真正的财富起源是人类的生产……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是一种恰当的理智能力,能够认识应该被理解的事物,从根本上来说,知识可以传承,而且相互关联。现代认为知识类似于某种感官数据的组织,从根本上讲,知识是构造性的,而非可以传承。

自然是非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源头……

我们追求的不是作为祖先的祖先,也不是作为传统的传统,而是善——如果传统或祖先与善之间有别的话,我们将会选择善。

进步是技艺的本质……

技术上的改变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导致政治改变。因此,你们不能简单地赞同技术改变,你们必须睁开你们的眼睛,思考可能的政治改变。

现代的政治激进主义——自由主义——技术改变中的真理也是政治改变的真理。问题是技艺上的真理就是法律和政治上的真理吗?

在某些情形下,法律理当改变,然而从另一种观点来看,改变似乎是需要极其谨慎对待的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进步或许很小……

某种技艺实践的改变,不能与法律实践的改变等量奇观,只有有从习惯出发,法律才能具有服从的有效性。

城邦作为城邦,与技艺作为技艺,对理性患有一种抵抗。洞穴是处于大地之下的区域,政治人作为政治人就生活在这样的洞穴之中,他永远不可能离开洞穴……

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多数人持有的意见与哲学毫无关系……

柏克:按比例分配人的基本权利,在形而上学上是正确—也就是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道德和政治上错误。

逻辑不承认妥协,政治的本质却是妥协……

法律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习俗或习惯……法律(所有有意义的)一定存在于一种政治秩序的视野之内……

城邦——强调责任,独立的个人的责任、家庭的责任……

民主制度的意见——政治生活的目的是自由寡头制制则根据财富来思考这个问题……

国家主义(包括意识形态)是某种特定的理论中产生的东西……

如何构建一个好的社会——完整的政治之善……

知识唯一的形式就是科学知识……孔德的"实证主义"……孔德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主义……早期阶段关注"为什么?,关注第一因和终极目的,实证阶段,对"为什么"的研究收到对"怎样"的研究的限制……之后发展出"事实"和"价值"的分离,不带价值的判断才是一种理性判断(我们必须将这一点同对形而上学的拒绝放在一起考虑)……(唯有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问题是"科学的知识(实证科学)是基于前科学的知识(常识知识),常识知识不知道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常识知识为可变的知识(有其历史性,不变的答案并不可能,历史主义的观点),没有一个不变的答案,则政治哲学就不可能……

政治哲学史的研究中基本论题是——古今之争,古今之间的根本差异……

政治哲学的双重开端:城邦以及与家庭的关系,家庭需要城邦,城邦也需要家庭,而政制才是政治学的主题:权力的形式问题(谁拥有权力,拥有多大程度的权利)……不同的"主义"为不同的政制辩护……对"政制"(politeia)的关注,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城邦?

政制是运作秩序的某种形式……城邦一方面由家庭组成,另一方面由城邦民组成:谁是城邦民(参与审判和统治的人,这个定义是民主制的定义)?的争议最大……

最卓越的政治事务——是关于什么事分裂的……

城邦民参与了无条件的(在时间以及事务方面没有限制)统治……

公民身份:一是议事和审判的权利,城邦:相当数量的人的集合体,保持自给自足的生存……

统治:含有某种开端的意思……

城邦的目的:人因其自然而是政治(城邦)的动物……为了共同的善(高贵的(共同)生活,即践行德性)……

对霍布斯而言,对死亡的恐惧……没有最高的善,有最高的恶(死)……

对人的统治:主人对奴隶(就其自然而言的奴隶)的统治,经济统治—基于主人利益的家庭内的统治,政治统治(统治和被统治轮流进行,为了公共的善而统治)。

亚里士多德:德性首先不仅仅是手段,而且是城邦民社会的目标……

马基雅维利:如果德性只是有利于城邦民社会福祉的一种手段。那么,城邦民社会的利益本身就可以决定德性是否有用……当你对你的共同体有用时,你就有德行……没有作用是,你就邪恶……

城邦民身份首先是完全自然的东西,但似乎又完全依赖于法律,是彻底习俗化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定义的民主制……对公共善的追求……

法律是制定的,构造的,选择的,你将根据政制来选择法律……根本的政制问题不是法律问题,法律处于第二层次……法律缺乏技艺和科学的明晰性或者合理性……

一个城邦的目的是美好(高贵)生活,社会中的机构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

从绝对的身体力量来说,大多数人比少数富人要有力得多,我们必须更加严肃地对待民主制的主张…民众——集体德行和智慧或许高于任何个体的德性和智慧——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民众……

政治领域的善就是正义……正义致力于提升公共利益……正义与两个因素相关——事物和被分配事物的人……

最佳政制应该是绝对优秀的人的绝对统治……(出类拔萃的有德性的人的统治)

哲学和城邦之间的不和谐在于哲人的目的和非哲人的目的存在根本差异,哲学关注智性沉思,非—哲人也不关注这些……而现代与前现代

的差异在于现代哲人认为哲学自身将带来哲学与城邦之间的和谐,即哲人与非—哲人的目的相同……城邦民的整体启蒙是建立最佳秩序社会的条件……

霍布斯:有且只有一种自然权利——自我保存……

仅考虑城邦的最高目的,那么唯一合法的统治主张就是有德性者与智慧者的统治,这是根据他们自身的权利而统治……贤良政制……

什么生活方式是值得选择的(幸福)其要有三:外部的善,身体的善,灵魂的善……

个体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是同一的……社会道德德性和个体心灵德性……

实践生活意味着外在生活……理论生活是内在的

行动可以是内在的……城邦不可能适合理论生活,它只是理论生活的一个类似之物。城邦为了自己的提升而把全部的关心都放在自己内在的运动上……

在斯巴达政制下,不可能存在哲人……

亚里士多德:真正与神圣事物有关的是哲学……

对这种真正的关注的反思是宗教……

绝对的正义与假定的正义的区分……

农夫工匠小商贩被排除在公民之外……最佳政制是一座没有民众的城邦……

教育乃是公共之事……

教育应该是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意味着从隶属于身体的奴隶状态中获得自由……

教育乃是自由技艺的教育……阅读写作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人的目的是闲暇(过德性的生活)……一个人如果他的工作不是为了他的闲暇,那么他就处于努力状态……假日最早是神圣的日子……闲暇生活是某种理论生活的对应物……

真正的幸福生活是一种免于重负的善的生活,善存在于中道(中道的生活方式)……

中产阶级是作为卢梭公民概念的对应物而出现……中产阶级指的是没有权势的,仅追求自己的个人生活而不参与政治生活的人,公民则是走向政治生活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动物,城邦优先于个体,霍布斯则是个体优先于社会。现在的个体和个人主义含义指的人不是根据自然而是社会动物,而是社会是诸多个体所造就的成果(站不住脚的观点)……

革命的本意是意味着一种旋转运动,返回我们之前所在之处:诸种天体的旋转……

民主政制的前提是自由,其形式是轮流统治和被统治(以平等为基础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由系统),其正义的概念具有数量上的平等的意蕴……自由的第一种形式是多数人的统治,另一种形式是"如你所愿地生活"……

为了自由,那就只能享有一种受限制的平等,受限制的政治平等,因为完全的社会平等,太有碍于放任……换言之,没有所谓人权(古代民主制本身也这么认为)……自由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特权,是未明言的前提……

城邦总是在对抗哲学(哲人王的城邦统治根本不可能),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

现代哲人培根笛卡尔等,科学是为了权力,改善人的生活,让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如此哲人的目的与非哲人的目的就相同了……哲学呼唤启蒙,并与启蒙一致……

杜威——民主的方法多数情况下等同于讨论和辩论……现代民主依赖一种关于城邦、政治社会哲学的反古典观点……依赖于技术……

亚里士多德的那种民主是未受教育的人的统治……

哲学是努力探究关于一切事物(整全)的真理……

人的目的——没有阻碍地践行德性……德性,某种程度上属于道德德性(某种程度上属于自然法)……道德律源于基督教神学(旧约律法)……

正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的(任何地方都同样有效),一种是习俗的(依地方习俗不同而不同)……

自然正确被宣称为政治上正确……最佳政制来自自然,而非任何人类的设计……

城邦以某种道德德性为目的,而道德德行本身也是为了某种更高的东西:沉思或者哲学……道德德性经验到绝对之物……

沉思理想的生活……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现代政治哲学中消失不见了……

理想国探讨最佳政制审视民主制,正义的政治以三种制度为特征:绝对共产主义,财产,妇女个儿童公有,两性平等,哲人的统治。

开篇讲什么是正义……如果哲人为王,则城邦中一切恶都会不复存在……

高贵的谎言:所有人都必须相信,他们都是大地之中被抚养长大……

城邦作为城邦以可疑的真理所形成的意见为基础……城邦就是洞穴……离开洞穴只对哲人(人类中的极少数人)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典政治哲学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