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租的厨房

留学的几年,我搬过10几次家,换过很多室友。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有一篇随笔《厨房政治》,让我想起来合租的厨房里有很多故事…

好的室友很难求得。理想中的合租关系是,几个人能尊重彼此,共同爱护一片小小的公共区域,并能因此省一点钱,听起来是不错的计划吧。找室友应该找生活习惯相近的人,白天的朋友不一定能和你愉快的住在一起,室友也不一定要变成朋友。对于室友,我的要求就只有安静、爱干净两条。就这样简单的条件,寻寻觅觅…最终我还是选择一个人住了。

这些年经历的各路室友教会我,看一个人是否讲究、不能单单看ta的穿着打扮,而一定要去ta家里坐坐。

合租的厨房的问题在于,你无法控制厨房被弄脏弄乱的频率。谁不想在干净的台面上切切菜,旁边碗和盘子一个个摆好,在料理台上准备好食材后,开火听着油“滋滋”的声音准备好一餐。吃完后再把锅碗洗好,放回它们应该在的地方,最后把台面擦擦干净,垃圾倒一倒。如果每个人都能多花几分钟打扫一下,那每个人做饭时心情不都会好很多吗,这样就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了。

但事实上…我发现这是一个意识的问题,不是一个行为的问题。“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一个最平庸的解释:自觉。而责任的自觉、公德心、对制度条文的尊重、对他人的体谅、对环境的爱护,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面对一个凌乱不堪的厨房,谁都不愿再多做一点,仿佛进入了一种奇怪的博弈。而我也像刘瑜一样,“作为一个‘理性人’,对我来说,更‘划算’的做法,是少做饭、少去厨房、狂吃沙拉和中国外卖而已”。

基于这样的原因,你是不是也愿意为一片自己能控制的厨房空间,而支付一个人居住的溢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租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