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


读《大学》、《中庸》,我们总会遇到一个词,那就是“君子慎独”。我很是不了解,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君子),就不能静静的一个人呆着,做什么事都要像有别人存在一样,有条有理,稳稳当当,符合程序,不能有自己的一点点隐私和随便?如此这样,生活还有什么自由,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中庸》里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里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我们常规的理解就是,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在所有隐蔽处做的事情,别人都能“如见肺肝”地一目了然,所以不管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都应该“言行一致”,达到“君子”的要求。

但是,《论语》中的“孔子”,并没有这样。“孔子”也是“见风使舵”,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象。他一会儿唯唯诺诺,一会儿侃侃而谈,他一会儿随便,一会儿谦卑,从没有做到“言行一致”。自己在家中“燕居”,也是很随便,也很平常,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求别人时,就不可以了呢?

自从上半年重新理解了“隐”这个字的本意,我似乎理解了:“慎独”根本不是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而是现在很流行的“团队意识”和“工匠精神”。

我们要慎独,什么样子叫做“独”?一个人独处时叫做“独”吗?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叫做“独”吗?我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凑热闹,我们就不能一个人静静想些自己的事?

我们要慎的“独”,是指一个人正在处理的,与别人有关的、重要的事务。这样的事务,我们不能“独力完成”,这样的决定,我们不能“独自专行”,我们要寻找帮助,我们要找人参考,并帮助从各类细节方面的细微地检查。“隐”,其实是一个会意字,是指在危“急”的时候,找到“依靠(阜字旁)”,而不是隐瞒或隐藏。

《大学》里所讲“诚其意,毋自欺”,因而要求“慎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遇到自己不能下的决定时,如果我们不好意思寻求帮助,如果我们不愿意仔细地从头审查,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得过且过,认为能够蒙混过关,我们唯一的做法,就是盲目地下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决定,认为能够起到作用。实在不行,我们也已经努力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不行,“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我们对自己所承当的责任和风险,是心知肚明的,我们对自己的仓促决定,所存在的缺陷,是心知肚明的。然而,我们缺少一种文化,在需要时寻求帮助,我们缺少一种心态,在决策时找他人把关。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指我们要有一种团队精神,在工作时让别人补充自己的不足,在决策时让别人给予把关。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是平常人常有的习惯和做事方法。而在公共事务、项目合作方面,我们就不能如此,我们不能掩盖自己的“不善”,只“著其善”,我们需要让“不善”公之于众,让别人来弥补、完善。

“君子慎独”,并不是要求自己“言行一致”,做个“好人”,而恰恰是指“团队精神”、“工匠精神”,不放过一丝一缕的“无知”和“不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子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