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长津湖战役-致敬最可爱的人

本文很难说是一篇影评,笔者力图通过解读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以及电影的部分制作过程,使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感悟电影所呈现出的这场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战争。

1.真实战况

但我深知,作为面向几乎所有观众的历史题材的战争巨制,导演还是弱化了战场的残酷。

(1)举例

因为曾经发生的战斗远比电影展现地惨烈,所以如何略去战争的血腥场面又不失真实,是考验主创如何运用电影语言的呈现方式来讲述故事。

我仅举几例:

[西线战场的38军(东北野战军)三连奇袭德川、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120多人战斗打完只剩下7人。]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

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东线战场的长津湖与西线战场(非本片重点)几乎同时开打,对中美双方都是严峻的考验。 

抗美援朝志愿军共涌现出30万英雄模范和功臣,只有两人是特级战斗英雄,一个就是杨根思,另一个是黄继光。

东线战场杨根思这个镜头在时长176分钟的影片中虽仅仅几秒,但他的三个“不相信”跃然纸上: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死鹰岭,一个让美军胆寒的地方,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6连在极寒中坚守截击撤逃之敌,129名战士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而长津湖战役中三个冰雕连只有两人生还,看得出坐在旁边女儿的激动和愤怒,我想也有害怕。

她现在不一定理解这种“舍生忘死”,但慢慢长大终会感悟,这也算是一场特别的教育。

(2)背景

I策略

中国志愿军隐蔽入朝参战,16天连战连捷,将美第8集团军赶到晴川江南岸,可以说第一次战役初步站稳脚跟。

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同时以远东空军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以及南面重要城镇和设施,以阻止志愿军后续部队和物资进入朝鲜;

彭德怀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为根本站稳脚跟-扭转战局,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合围”的策略。

II外交

之所以称为“扭转战局”,也涉及中苏微妙的外交战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先看结果。

长津湖战役之后,中美再无外交回旋余地,斯大林看到了期望的结果,实现承诺却遭拖延的军火援助,很快便运到了朝鲜战场。

苏联的援助,当然不是无偿的,需要出资购买,建国初期我们百废待兴哪里有钱,最后只有靠苏联贷款。

显然朝鲜战争顺利与否,与苏联都“休戚相关”:中朝取胜,苏联得以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坐拥釜山、仁川或其他港口,在亚太地区全面制衡美国;

如果战事不顺,东北亚局势紧张,苏联可以重兵留驻旅顺、大连,使用中长(中国长春)铁路,把中国东北作为其防御纵深。

中国与苏联讨论提供空中支持时,斯大林甚至要求金日成人民军撤回中国东北,可见形势的严峻程度。

何以至此?二战虽然苏联在苏德战场拖垮德军,但战争给苏联造成的灾难也是巨大的,因此急需发展经济。

美国为了试探苏联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派遣飞机轰炸了苏联驻海参崴的一个空军基地,并无耻表示是“意外事件”。

后来苏联派遣空军伪装成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算是不宣而战吧,美国更不敢宣传。

虽然苏联空军主要围绕鸭绿江与美军作战,最远也不过到晴川江,但为中朝陆军提供空中守卫的重要支撑。

III

这场战役之悲壮惨烈可以说空前绝后,恰逢朝鲜50年不遇的低温严寒,1950年11月,天气恶略到气温-40度以下。

美军后勤补给充分,除了弹药之外,御寒棉服、军靴、车辆样样俱全,所以片中美国士兵火鸡晚宴是真实存在。

而志愿军第九兵团是紧急从东南沿海进入朝鲜,他们身着华东单薄的衣服,冻伤冻死非常严重。

但他们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大胆穿插”,将美第10军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五段,意图将该部全歼于长津湖地区。

我们虽人数占优,但敌军飞机瞬间就赶来战场支援,担任攻坚的志愿军27军80、81师猝不及防伤亡惨重,仅冻伤减员就高达一万多人。

美第10军第一师是开国元勋师的“常胜师”,号称160年建军以来从无败绩,那是因为没有碰上中国志愿军。

第九兵团历时一个月,缺乏后勤给养的情况下,饮冰卧雪,差点团灭31团-北极熊团,击毙团长阿伦-麦克莱恩,并缴获其团旗。

志愿军取胜是凭借他们几乎突破人类极限的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可以说此役在国际上打出了大国之风。

我军为阻挡美军撤逃,两次炸掉长津湖上的古土里以南的水门桥,美军连续两次修复均只用一夜。 

12月6日,第三次志愿军敢死队每人身背50公斤炸药,趟积雪,越沟壑,躲岗哨,抢时间,趁夜色发起突击,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

美军高层认为:如果不救出王牌1师,美国在世界上将会颜面扫地。

他们连夜指派驻日部队去三菱重工,紧急加工出8套M2型钢木标准的车辙桥组件,每套组件重达1.1吨。

第二天用C-119大型运输机运往一千多公里外的水门桥上方,用巨型降落伞空投到位。

曾有军事专家分析说,如果没有史密斯,3万美王牌1师会被志愿军包饺子围歼全军覆没,不过历史不能假设。

“炸”与“修”之间,志愿军呈现出毅力发挥的极致之美,而美军展现的是赤裸裸的工业暴力之悍。

2.最可爱的人

(1)设计-演技

这部电影虽说是一部战争巨制,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紧张激烈让人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而且展开了伍万里在战争中成长蜕变充满温情的故事。

主演虽是吴京和易烊千玺等,但所有演员几乎都是主角,他们用尽心力演绎出那段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战争。

对每个演员来说,能够参与拍摄也是难忘的经历和财富:

伍千里(吴京饰)来不及和船上的父母道别放下碗筷接受归队命令,秒懂刘秘书(黄轩饰)眼神中的焦虑,命全连整理装备5分钟出发;

积雪覆盖在战士身上他们一动不动得趴着,避免敌军飞机低空侦查;他们穿着单薄衣服,咬着坚硬的土豆甘于牺牲,与敌人输死对决。

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其威武英勇和钢铁意志,诠释了“保家卫国”的军人本色。

(2)导演-风格

观众感受到的震撼和憋屈,是在呼吸窘迫的叙事节奏中完成的,不过有陈凯歌把我脉络并插入温情有趣的故事,让人们紧张痛苦的情绪得以消解。

“敌军统治着天空,拥有整个白天,陪伴我们的,只有月亮,我们在月亮下作战,直到胜利。”这是很多志愿军战士的真实感受。

前线战士肯定大多时候是“一把炒面一把雪”过来的,但他们在战争期间较长地空隙,除了作战准备之外,也有很多有趣的生活。

学习文化、战地家书、插科打诨、豪迈拉歌等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战士们最喜欢唱的《志愿军战歌》,歌声嘹亮,振奋人心,大家士气高涨,团结融洽。

导演把战士们温情有趣的生活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这部轰轰烈烈的战争史诗,可以说难能可贵。

(3) 瑕疵-吐槽

这部主旋律电影的拍摄可以说伟大卓绝,但如果细心的观众瑕疵即可一眼看穿,虽然它并不影响整体观感。

I特效

我鸡蛋里挑骨头,仅举两例:开头和片中美军的轰炸机群,穿插闪回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反应的画面,特效不够严谨,有待提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电影的特效不是不允许做,也未必一定要像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那样精美绝伦,

官方统计该片的投资是13亿,我虽不赞成在特效方面拼命砸钱,有些特效还是有必要的,但从效果上看,还是略逊于《流浪地球》,其实适当放些黑白影像资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II点睛

影片故事中伍百里、伍千里和伍万里三兄弟保家卫国,老大牺牲在了朝向战场。

梅生拿着女儿的照片说:“我们打仗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不再打仗,享受和平。”

……

记不清是不是雷爸也提过,片中至少有三个人说过类似的话,既然是点睛之笔,升华的中心,可有必要让好几个人都重复一遍吗?

3.结语(战场之外)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在极限艰苦条件下取胜,不仅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影片能把中美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提及的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搬上银幕,实属不易,能够现场观影也是一种幸运。

和平需要守护。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观影后的个人感悟,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谢谢观赏。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 | 长津湖战役-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