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女儿(6)

6. 想象的母亲


“记住,不许到河边去。”

这是整本书让秋子记得最牢的一句话,仿佛是给她的专属密码似的。

每年冬天,她都读一遍《生死场》,想像一下当年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她多么年轻,生活在异乡,却在故乡的记忆深处,发掘出那么多那么美那么残忍的材料,来构筑一个梦。

直到年满五十从工人岗位退休后,秋子才敢读她的书。

毕竟我活过了她的年纪,现在安全了。秋子这样安慰自己。她以为就像老赵夫妇,自己的寿命也不过五六十,有什么不敢,有什么不能的呢。

可是,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冒险。从陌生,到熟悉,又到不理解,再到同情,再到欣赏,秋子的冬季阅读经历过那么漫长的奥德赛,以至于有时完全忘怀自己本来寻找的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小时候失去了母亲,她的作品里总是出现很典型的、很独特的母亲形象?

那句“不许到河边去”是一句迟到的警告,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女儿已经去河边好多回了,并且在河边与男子交好了。太迟了。

作者自己也没有一个母亲来及时提醒她。恐怕,作者自己也常常到河边去!

秋子每次读到这一段故事都隐隐觉得心疼。母亲呀,你的目光放在女儿身上,可是看不见她的内心。这样又和没有母亲有什么区别呢?

女儿走进了婚姻,生了一个小女孩。然后在一次争吵中,小女孩被男人摔死在柴垛堆上。当时还没满周岁。

失去孩子的伤痛,作者写不出来,所以一语未发。只说了孩子的尸体被送去乱葬岗,被野狗撕扯着吃了。事实上,真正的哀痛是写不出来的!

故事的后面,女儿和母亲的联系变得紧密:男人消失了,母女俩相依为命,在乱世中艰难生存。

秋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那对母女身上,反而没有注意书中的国仇家恨……

退休之后,秋子也不去厂里的图书室了,去市图书馆办了个证,阅读面一下子拉开了,不过她每年冬天的阅读重点,仍然是重温那些母亲们的故事。她在寻找什么呢?

哪怕母亲给她留下过片言只字?真是妄想——据说母亲临终时想起过那个送了人的女儿,但是有什么用呢?这一切都太迟了。

八十年代后期,在一本资料性的书集里,秋子读到了《红玻璃的故事》,伤心不已。母亲啊,想象的母亲,多么害怕这种命运的复制啊……她是有多害怕孩子重复这样的命运啊……

然而这类命运的复制,人间还少吗?不用远求,秋子身边就比比皆是。所以她马上懂得了,想象的母亲心中的忏悔!

不,让命运的复制在我这里终止。这是母亲生前没有说出的话语。可是秋子要等年过半百,才真切地听到这句话,才慢慢明白这件事。

随着资料的增多,她还发现了一个已不在世的亲人:在逃难的路上,还曾经有一个弟弟,出生后没几天就夭亡了。幸欤不幸?老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这样的阅读其实很难受,秋子常常在夜里哭湿了枕巾。

那些漫漫长夜,文字并没有成为秋子的安慰,反而成了一种磨难。

随着年岁增长,她觉得自己离想象的母亲越来越近,但是,即使遇见,母亲也不会认得这个女儿——现在,女儿是一个老太太了。

甚至,秋子的年纪可以做她的母亲了。后来,秋子都可以做她的姥姥了。

母女俩一分开就是永别。这就是人间。


(待续)


我赞叹她们的勇敢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失的女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