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二

读书,在古代的文人眼中,就如吃饭一样重要、一样自然。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更愿意去通过手机等媒介去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而且我们将之称为知识。

而更为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我们只是接受了碎片化信息,而不是理解,或者是领悟。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读书而读书?还是为了锻炼睿智的思维?或者夯实专业的技能?

如果为读而读,那么,怎样去读书就没有探讨的必要性了。你完全可以像那些成功学大师学习,扬言一年至少读100本书,并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不求甚解地完成自己立下的宏伟目标。

我相信,最后你获得的只是读完100本书之后的自我满足,而不是真正的从书中获得了智慧的法门。

就像某企业家说过的:我读书不求一本书能为我的人生带来什么改变,而是即使在哪天,和某人聊天的时候,说起那本书,我即使已经忘记了那本书的具体内容,但依旧能骄傲的告诉他,那本书我看过。

像这样的书我觉得不读也罢。

我比较推崇曾国藩的读书方法:读书不二。

也就是说,在一本书还没有读完的时候,不开始读第二本书。

读书和学习,是一个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如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一路高歌猛进。

为什么说读书应该有快有慢呢?因为快,是对于人文书中不值得深思或者过于冗繁的部分应该果断跳跃,而对于发人深省的部分,应该慢下来,甚至去为了思考清楚其中的某个细节问题而去查找资料。

所以,“快”节省了有限的阅读时间,“慢”领会了作品的精髓。

读书,贵在悟而非量。

一本《遥远的救世主》看完,你只是感觉到了丁元英很厉害;读完一本《白鹿原》,你只记住了里面有个田小娥;读完《曾国藩传》,你只觉得曾国藩很厉害;读完《追风筝的人》,你只记得了主人公目睹同伴被欺凌时的惨状.......

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作品背后蕴含着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无奈和悲壮,同样暗含着能为我们所用的深层次为人处世、思考问题的巨大能量。尤其是那些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无一不彰显着生活的魅力,暗含着人生的起落和生命的真谛。

一本书,真正读懂了,也就理解透了;理解透了,也就能为我们所用了;能为我们所用了,也就真正实现了我们读书的目的。

就像读《道德经》,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一遍有一遍的心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阅历的逐渐深化。对于“道”的理解更不相同。第一遍,只是看懂了人应该遵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去发展;第二遍,或许理解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真正内涵;第三遍,或许真正体会到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人生境界.......

经过前面分析,可能有人会觉得:那我每本都认真地读,穿插起来读可以吗?

说实在的,这个我一点都不反对。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同时阅读的书籍应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没有这个相关性为基本前提,就不要去穿插着读书。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粗鄙看法。书,应该怎么读,还是应该看读书的人怎么想。或许你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或许你只是想求证其中的某个细节,又或许,你只是想读一读而已。那么,我的这些文字显然对你没有任何作用可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