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总是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想~

这段时间和朋友家人聊天,都聊到感觉自己这两年的一个长进在于能够更好地让自己的需求得以实现,稍微掌握了一点落地生活的诀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气可以不那么强硬,但态度一定不可以不坚决。不要透露出你的烦躁、不安、甚至是消极的情绪,这些都会给别人一个信息,就是你已经觉得很烦了,受挫了,你的心力在无限地被消耗,只要再拖一拖,你可能索性就算了。

你要足够冷静,语气最好是缓和但是掷地有声的,把话一遍遍说明白,让人知道你不是可以被敷衍、被混淆概念的人,而且也是可以彼此进行沟通的人。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大家需求的空间是相互重叠的,如果你太早显示出退让的苗头的话,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往那边挤一挤。所以我最喜欢的人生态度是“柔韧坚实”,不容易被折断,也很难被挤走。

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刚上的大学买的第一本英文小说,当时一打开书就是那句流传非常广的,“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我当时经历的事情少,只想当然地觉得这句是正确的废话,比起“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直至回到往昔岁月”,它少了很多对人世的观察和理解。

今天看陶勇医生那段话,想起我这两年来意识到,去记住别人的境遇和成长轨迹和我们的可能截然不同,因而人的思维路径、行为模式、乃至于对相同事件的应激反应也是大相径庭的,其实不是一件不假思索的事情。

即使是反复提醒自己,我们也往往会落入用自己的处境去推断他人行为的陷阱里。

在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很多某一个生长环境里的人觉得显而易见的选择,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没有被看见过的选项」,而其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可能是这个人成长过程中被塑造出的近似于条件反射一般的动作。

社会心理学提到人们归因的时候也说,对于自己的失误,人们常常会进行「环境归因」,而对于他人,会更多地使用「内部归因」,分析人的个人特质。

我想这是因为在思考我们个人生命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会“我们是处在环境里,时时刻刻都在被各种因子影响”这件事,但目击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片段性的画面,就更容易聚焦于他的行为,把环境和这个人割裂开。

我觉得陶勇医生说得特别好的是,现实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理想,但也没那么低劣。就是我们可能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善良、完美,我不高看我自己,也不低看别人。

人最朴素的善良就是,时时回看自己,和在对他人进行任何评价之前,试着去回溯一下他的经历,然后尽可能地造善业,用真挚映照真挚,力所能及里,传递一些好的东西。


- END -

*作者:一走肉,段位很高的心理咨询师,亦是没有心机的小可爱,喜欢嘚瑟和装文艺,喜欢就关注,四肢列队拥抱欢迎你,公众号:宁亭说    微信号:ndxj521,添加请备注姓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实总是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