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4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97天)

英语学习

How to Spot a Liar

"Sorry, my phone died."

"It's nothing. I'm fine."

We hear anywhere from 10 to 200 lies a day. And we spent much of our history coming up with ways to detect them, from medieval torture devices to blood-pressure and breathing monitors.

But although such tools have work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most can be fooled with enough preparation, and none are considered reliable enough to even be admissible in court.

But, what if the problem is not with the techniques, but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lying spurs physiological changes?

What if we took a more direct approach, us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to analyze the lies themselves?

On a psychological level, we lie partly to paint a better picture of ourselves, connecting our fantasies to the person we wish we were rather than the person we are.

A technology known as linguistic text analysis has helped to identify four such common patterns in the subconscious language of deception.

First, liars reference themselves less when making deceptive statements.

They write or talk more about others, often using the third person to distance and disassociate themselves from their lie.

在心理层面上,我们撒谎部分是为了更好地描绘自己,把我们的幻想与我们希望成为的人联系起来,而不是与我们现在的人联系起来。

一种被称为语言文本分析的技术已经帮助识别了潜意识欺骗语言中的四种常见模式。

首先,说谎者在作欺骗性陈述时较少提及自己。

他们多写或谈论别人,经常用第三人称来疏远和脱离谎言。



如何识别说谎者


“对不起,我的手机坏了。”

“没什么。我很好。”

我们每天听到10到200个谎言。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想出检测方法,从中世纪的刑具到血压和呼吸监视器。

但是,尽管这些工具在某些情况下起了作用,但大多数工具都可以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愚弄,而且没有一种工具被认为是可靠的,甚至在法庭上都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如果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说谎会刺激生理变化这一基本假设呢?

如果我们采取更直接的方法,用传播学来分析谎言本身呢?

Which sounds more false: "Absolutely no party took place at this house," or "I didn't host a party here."

Second, liars tend to be more negative, because on a subconscious level, they feel guilty about lying.

For example, a liar might say something like, "Sorry, my stupid phone battery died. I hate that thing."

Third, liars typically explain events in simple terms since our brains struggle to build a complex lie.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are complex things for our brains to compute.

这听起来更假:“绝对没有派对在这房子里举行,”或“我没有在这里举办派对。”

其次,说谎者往往更消极,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对说谎感到内疚。

例如,说谎者可能会说“对不起,我愚蠢的手机电池没电了。我讨厌那东西。”

第三,说谎者通常用简单的术语解释事件,因为我们的大脑很难建立一个复杂的谎言。

判断和评价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很复杂的事情。

As a U.S. President once famously insisted: "I did not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an."

And finally, even though liars keep descriptions simple, they tend to use longer and more convoluted sentence structure, inserting unnecessary words and irrelevant but factual sounding details in order to pad the lie.

Let's apply linguistic analysis to some famous examples. Take seven-time Tour de France winner Lance Armstrong.

When comparing a 2005 interview, in which he had denied taking 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 to a 2013 interview, in which he admitted it, his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increased by nearly 3/4.

正如一位美国总统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

最后,即使说谎者保持简单的描述,他们倾向于使用更长和更复杂的句子结构,插入不必要的词和不相关但听起来真实的细节,以填补谎言。

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些著名的例子。以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兰斯·阿姆斯特朗为例。

他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否认服用了兴奋剂,而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他承认服用了兴奋剂。在这次采访中,他使用人称代词的次数增加了近3/4。

Note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following two quotes.

First: "Okay, you know, a guy in a French, in a Parisian laboratory opens up your sample, you know, Jean-Francis so-and-so, and he tests it.

And then you get a phone call from a newspaper that says: 'We found you to be positive six times for EPO.' "

Second: "I lost myself in all of that. I'm sure there would be other people that couldn't handle it, but I certainly couldn't handle it, and I was used to controlling everything in my life. I controlled every outcome in my life."

请注意以下两个引号之间的对比。

第一句:“好吧,你知道,一个法国人,在巴黎的实验室打开你的样本,你知道,让·弗朗西斯某某,他测试了一下。

然后你接到一家报纸的电话说:“我们发现你对EPO有六次阳性反应。”

第二:“我在这一切中迷失了自我。我肯定会有其他人不能处理它,但我肯定不能处理它,我习惯于控制我生活中的一切。我控制着我生命中的每一个结局。”

In his denial, Armstrong described a hypothetical situation focused on someone else, removing himself from the situation entirely.

In his admission, he owns his statements, delving into his personal emotions and motivations.

But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is just one indicator of deception.

Let's look at another example from former Senator and U.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John Edwards:

"I only know that the apparent father has said publicly that he is the father of the baby.

在他的否认中,阿姆斯特朗描述了一个以其他人为中心的假想情况,使自己完全脱离了这种情况。

在他的承认中,他承认了自己的陈述,深入研究了自己的个人情绪和动机。

但人称代词的使用只是欺骗的一个标志。

让我们看看前参议员、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的另一个例子:

“我只知道表面上的父亲公开说他是孩子的父亲。

Not only is that a pretty long-winded way to say, "The baby isn't mine," but Edwards never calls the other parties by name, instead saying "that baby," "the woman," and "the apparent father."

Now let's see what he had to say when later admitting paternity: "I am Quinn's father. I will do everything in my power to provide her with the love and support she deserves."

The statement is short and direct, calling the child by name and addressing his role in her life.

So how can you apply these lie-spotting techniques to your life?

这不仅是一个相当冗长的方式说,“孩子不是我的”,但爱德华兹从来没有叫对方的名字,而是说“那个孩子”,“那个女人,”和“明显的父亲。”

现在让我们看看他后来承认父子关系时说了些什么:“我是奎因的父亲。我将尽我所能为她提供她应得的爱和支持。”

这句话简短而直接,直呼孩子的名字,说明他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

那么,你如何将这些测谎技巧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呢?

First, remember that many of the lies we encounter on a daily basis are far less serious than these examples, and may even be harmless.

But it's still worthwhile to be aware of telltale clues, like minimal self-references, negative language, simple explanations and convoluted phrasing.

It just might help you avoid an overvalued stock, an ineffective product, or even a terrible relationship.

首先,请记住,我们每天遇到的许多谎言远没有这些例子严重,甚至可能是无害的。

但仍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能说明问题的线索,比如最少的自我暗示、消极的语言、简单的解释和复杂的措辞。

它可能会帮助你避免高估的股票,无效的产品,甚至糟糕的关系。



美文阅读笔记

㈠安藤在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主要经营海产品。但附近同类型的店面太多,同质竞争导致价格暴跌,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即便这样,还有不少挑剔的顾客对产品表示不满意。


一天,郁闷的安藤回家吃过晚饭,喝着茶,想着小店以后的出路。他双眼盯着杯子里翻滚漂浮的茶叶,那细细的茶叶舒展开来,相互缠绕在一起,就像一个个爱心在跳动。他灵光一闪:我所卖的海产品里,海带是最多的,如果像卖茶叶一样卖海带,也许能改变现状。


可是谁会买小包装的海带呢?除非它有特殊的作用或意义。


经过一夜的思考,安藤决定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经营之路:单卖海带。安藤联系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商谈合作事宜。


没多久,第一批按照安藤的设计制作出的海带正式开始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来北海道观光的游客都知道这里有一种新奇的海带,除了食用,还可以表情达意。


其实,海带只是进行了再加工。按照安藤的设计,工厂将海带切成不同的长条,除去海腥味后,烘干放在不同的模型里。经过干燥包装后的海带被贴上各种标签,有“长寿”“幸福”“合格”“谢谢”“爱你”和“对不起”等多种类型供顾客选择,安藤给自己的产品起名叫“文字海带”。


只有二两重的“祝福语”海带,比一斤普通海带要贵2000日元,快赶上一斤茶叶的价格,但是顾客热情不减,越来越多的人光临安藤的小店。

㈡这些风景甚至连拍张照片都令人心怀忌惮,因为其中存在的美属于很难收进照相机取景框的那一类。


我们眼前的风景,是吸纳了辽阔、几乎是永恒的静寂、潮水深邃的香味、无遮无拦拂过地表的风、流淌于其中的独特时间性才得以成立的。其中的色彩自古以来饱受风吹雨打,才形成现在的模样, 又随着气候的变幻、潮汐的涨落、太阳的移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


一旦被相机镜头剪切,或者被调配成科学的色彩,它将变得与此刻呈现在眼前的景色截然不同。其间存在的情绪恐怕也将荡然无存。


所以,我们唯有花更长的时间,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它,将它镌刻在大脑里,才能将它装进记忆无常的抽屉。

㈢很多人喜欢强调独立思考。我觉得,绝大多数时候,独立思考是不太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什么叫独立思考?完全不借助别人的思考,只靠自己思考,叫独立思考。


这样,能思考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吗?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思考,利用了别人提供的价值,参考了别人的意见,又声称是“独立”思考,恐怕有掠美的嫌疑,离剽窃也就不远了吧。


牛顿要思考,也得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离开巨人,牛顿的思考都没有意义,我们怎么能独立思考?一切思考,假如不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对事实的了解上,只不过是联翩的浮想,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


喜欢到处标榜独立思考的人,其实是因为他很难汲取、吸收真正专业的、有价值的思考——那些并不容易,他弄不明白,只好闷头在屋里“独立思考”。这是不得已。


如果一个人能思考到别人思考不到的地方,他的思考又是有见地的、正确的,他一定巴不得别人理解他的思考,渴望能基于他的思考做出更深入的思考——无论新的一步是由自己迈出,还是别人迈出,都是令他振奋的。他才不想做一个“独立”者。


知识的积累,是一代又一代人,相继站在前人肩膀上,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汲取了前人的教训,然后才有可能得到那么一丁点儿“边际贡献”的。所谓“独立”,其实并不独立,离开了别人的工作,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做一些重复的、意义琐碎的,别人早就解决过、有结论的事情。


孔子从来没有教人“独立思考”。相反,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不吃不睡地去“独立思考”,没啥用,不如老老实实去学。又说:“思而不学则殆。”“思”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学”,当然是学别人的东西,那么,“思”也就不可能离开“学”而独立了。


“盲从”,听起来不好听。但我们哪个人的知识积累,不是从接受种种讯息开始的?只是讯息有真有假,质量有高有低,渠道有优有劣。真的讯息,叫事实;普遍流行的事实,叫知识。而假的讯息,叫谣言、谬误。我们尽量通过优秀的渠道,接触到高质量的、真实的讯息,根据这些做出抉择、判断,庶几能以非专业者的身份,少受欺诳和瞒骗。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听不同说法,其间有冲突的,解决不了的,不要轻易下结论;对那些比较明了的,谨慎地表达,错的时候就少。多观察事物,不要轻易涉险,稳妥的事情,谨慎去做,就会减少后悔。


孔子给出的建议,可以供热衷“独立思考”的人参考。如果太热衷“独立思考”,而拒绝参考任何与自己倾向相左的理解,那就没办法了。

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巨大的行囊,抱着年幼的孩子,艰难前行。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


11年来,众多的询问和反馈,让记者后悔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之旅。


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当年那位母亲的信息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周科终于找到了镜头里的年轻母亲。



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与11年前照片中一样,她盘起头发、背着孩子迎面走来,除了略显瘦削,那双眼睛依旧明亮。


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住上大雨漏不进去、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是我小时候做的梦。”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后的家在山脚下。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


住进新房,巴木玉布木偶尔还会做噩梦:害怕孩子们冻醒,更担心房子塌下来。


曾经,每到雨季,屋外下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下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脸盆放在床上接雨,一个不够,再加一个,再不行就用木桶……巴木玉布木回忆,那时候家里没有通电,漆黑的夜里,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水点接雨水。整个晚上,他们就这样抱着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屋顶的瓦片不知被翻弄了多少次,雨中的不眠之夜又过了多少回。


在未拆除的旧房前,记者推开几块木板拼成的房门,简陋的木板床,补了又补的被褥。


从柜中翻出几件黑色的彝族察尔瓦(披衫)。巴木玉布木说:“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就是被子。”她说自己偶尔去集镇上淘衣服,2元钱一件,也有5元钱一件的,但家里人很少买,“更多是把别人穿旧了不要的捡回来”。


桃园村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凉山州,10年前,过苦日子的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


从她家门口放眼望去,村庄周围,一道道山梁、一级级梯田清晰可见,山上草枯叶黄。


远处,一座座大石山高耸入云,根本望不见外面的世界。


“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说,“ 村里土地贫瘠,不少还悬在半山腰上,播下一颗种子不见得能长出一粒粮食。要是遇上洪涝或干旱,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巴木玉布木家有6亩旱地,祖上一直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生,每年的收成勉强让一家人填饱肚子。想吃大米要到集镇上买,但家里根本没有钱。2007年,大女儿出生,巴木玉布木偶尔会用节省下来的零钱去买几斤大米,与玉米粉混在一起,给女儿“加餐”长身体。


2009年,二女儿出生,嗷嗷待哺,巴木玉布木感觉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她害怕孩子们会像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


就这样,巴木玉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去打工!



2010年1月30日,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摄的那位背负大包、怀抱婴孩匆忙赶车的年轻母亲,正是巴木玉布木。她说,那是她结束在南昌5个月打工生涯,赶着返回大凉山老家的一刻。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一早,自己扛着大包小包,带着女儿从住处赶到南昌火车站,再乘坐两天一夜的火车抵达成都。在成都,她花了15元钱在一家小旅馆休息了一晚,又搭乘14个小时的火车抵达越西县,从县城回到大凉山的家里,已是深夜。这趟行程,巴木玉布木花了三天两夜。


如今,从南昌坐高铁到成都,最快只需要8个多小时,而从成都乘火车到越西,6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记者翻出那张曾震撼人心的“春运表情”照时,巴木玉布木既惊讶又感慨。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背包中装着被子、衣物,手拎的双肩包里是一路需要的方便面、面包,还有尿不湿。她说,那一次,自己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引得不少好心人上前帮忙。


在巴木玉布木的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昌一家烧砖厂搬砖。


“在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不多,但比在家里种地强。”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就背着女儿一起搬运石砖。女儿在肩头睡着了,就把她放在一旁,自己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


巴木玉布木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连火车票也是同村人代买的。霓虹灯下的招牌、路边的标志等,她一概视而不见。在砖厂打工时,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睡觉,砖厂就是她的全部。


巴木玉布木告诉记者,自己的童年是在高山上度过的。山下虽然有学校,但山高坡陡,下山的路要走上两个小时。像当地女孩子一样,巴木玉布木从没走进过学校。


她童年的大多时光都在放牛、照顾弟妹,日出日落,每天如此。对巴木玉布木来说,她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等着父母干活归来。再大些,她便加入其中,学着种地。


初到南昌,巴木玉布木一边搬砖,一边练习普通话,努力融入陌生的社会。


此前,她从没见过奶粉和尿不湿。外面的世界,对巴木玉布木来说总是很新鲜。


在砖厂打工期间,最令巴木玉布木头疼的,是二女儿经常生病。在老家遇到这种情况时,她会带孩子去镇上的医院看病。但只身在外,她不知道怎么去医院,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


“那张照片,正是我带二女儿回家的时候。”巴木玉布木说。


不幸的是,二女儿回家后不到半年就因病夭折。自此,她再也没有外出打工。2011年,她的第三个孩子在出生10天后也不幸夭折。


“那个年代,桃园村只有一条泥路通往外界,出行靠马车,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不少孕妇都是在家里生产,小孩子生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巴木玉布木说。



正当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打算重新外出打工时,村干部反复提及的“精准扶贫”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起初,巴木玉布木并不懂什么叫精准扶贫。但她看到,桃园村的土地上“长”出了许多烟叶大棚,不少村民忙前忙后。


从几亩地的试种,到大面积铺开,桃园村一改往年的耕种习惯,开始种植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


巴木玉布木一打听,一亩烟叶能挣好几千元,这不比在外打工差。于是,她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


第一年,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夫妻俩仅挣了五六千元,但他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第二年,扶贫干部上门摸底,送来一张贫困户帮扶联系卡,巴木玉布木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


随后,从县级联系领导到驻村农技员,再到具体帮扶责任人,大家为巴木玉布木搭建了脱贫平台。对口帮扶干部刘勇,隔三岔五往巴木玉布木家里跑,将烟叶苗送到田间地头,协调技术员手把手指导……通过学习,巴木玉布木夫妇种植的烟叶产量成倍增加,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


与此同时,巴木玉布木还到半山腰上找荒地,在乱石中辟出一块块试种田。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作为扶贫对象,2018年,巴木玉布木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她自筹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的房屋粉刷一新,干净明亮,还贴上了地板砖,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按照彝族风俗,新居落成,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巴木玉布木夫妇一口气宰了两头牛。


依照国家政策,巴木玉布木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2013年以来,她又生育了3个孩子,全部由县城医院免费接生。目前,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


记者了解到,作为越西县北部的一所初级中学,新民中学的学生人数已从2015年的873人增加到现在的2425人,其中女生比例由15%增长到51%。在国家的援建下,学校不仅新建了几栋教学楼,还正在动工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


2018年,桃园村修建了乡村公路,通了电力、网络,以及自来水,村口常遭水冲毁的那座小桥也修葺一新。曾经的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桃园村孩子们的上学路已经缩短到十几分钟。巴木玉布木说:“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平平安安。无论是生孩子活贫困,还是遭遇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看着巴木玉布木甜美的笑容,记者已然看到11年前镜头里年轻母亲笃定的目光。





——《读者》杂志2021年第9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04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9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