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颗心来,捧走“陶花”朵朵

2019年4曰12日—16日,沐浴着初春的暖阳,拖上厚重的行李箱,我奔赴五百里之外的省会南京,开启了为期五天的知行骨干教师培训的旅程。

其实我是带着特殊任务来这里培训的。半个多月前,我们敬爱的朱建校长找到我,和我聊起这次培训,告诉我学校原本是派我老婆来培训的,但因为老婆任教初三两个班,走不开;再加上后来查出半月板损伤,两周前又摔伤另一条腿,还没康复,又走不动。所以最后这光荣的任务落到我身上(我教美术的)。校长再三强调回去要把培训的内容和主要精神传达到位,带着这份叮咛和嘱托,使得我在培训期间就更加慎重和认真。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样的出远门培训,聆听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同行们的心得分享,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机会,更是分外珍惜。

虽然每天时间安排的紧紧的,日子忙忙碌碌的,有些许的紧张与疲倦,但却感到非常充实和愉快。在这里,我听到了这些教育专家实践探索的踏实脚步声,看到了心怀高远的执着寻梦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作为教师的无限精彩风景。他们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通过讲述自身的深切体会,向我们展现了如何把陶行知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这些凝聚着辛劳和智慧的触动心灵深处的篇篇文字,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流淌,也如股股清泉滋润着我们,让我们从他们真诚的叙说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和知识面,也更坚定了我们当初的这份选择。

这些天,这个响亮的名字一直萦绕在我耳旁:陶行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个善于思考,与时俱进的教育大师。他的名字从最初的陶文浚到陶知行直到最终的陶行知,告诉我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行不知,行而后知。他用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感悟知行的关系,他真正让我更加明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他短暂的55年时光中,他仰望星空的同时又脚踏实地去践行他的教育理念,实践才能出真知,生活即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一个多么值得学习和敬仰的人啊!

遇见由内而外散发着彩虹般光芒的人,对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我就那么幸运的获得了这笔难得的财富,有了敬畏,更有了目标。感谢黄正平研究员、王铁军教授,让我明白教育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求真精神,敬业精神,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秦德林主任的讲座,让我更明确了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作为教师,更应在文化、气质、修养、思想品位不断提高,成为社会的良知。聆听陶侃老师、邱磊主任、韦国清秘书长的讲座,让我懂得跨界生长,需要兼容并蓄,特立独行。作为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真人,在道德品行上以身作则,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平民情结,努力成为影响最深远、最有原创力的人民教育者。走在行知的路上,我深刻地意识到:人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给自己充电,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启迪。教育事业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信仰,用知行合一的信念引路,努力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不断探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这些讲座,还有听到道理之后自己的思考,我们究竟要向陶行知学什么,或者说我们能做到些什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还教导我们要注重生活教育,虽说农村初中设施不及城市,但是胜在接近大地、农田,更能观察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美景。我认为,为人师表,不仅仅要教育学生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思想,在平时的课堂上,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努力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其次要认清现实,育才学校是精英教育,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教室也不如城市里的设备齐全,学校更没有城镇学校占地广,但我们应不看教舍如何、设备如何乃至学生如何。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定要在敞亮的教室用着电子产品照本宣科,何时何处皆可教育,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标准,关注学生生活力丰不丰富。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向上生长,引导他们做一个真实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手书:教育下乡去,村人进城来。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风校训就是:知行合一,力求精进。而我扎根在这片土地也将近二十五年。人们常说,师作舟楫徒行船。我的学生,有的当初家境贫寒,绘画的工具都买不起,有的并不知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天赋,而我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帮助他们从零开始,因材施教,一步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和人生追求,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这些都是值得的。素描、色彩,技巧的讲授,通过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化繁为简,让学生快速把握要点,并辅以之理论的讲解,让他们做到知行合一,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懂得绘画还需要动脑,需要构思,需要灵魂。虽然我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有时感到身心疲惫,但看到他们一天天可喜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一滴滴,都让我为之欣慰不已。陶行知先生说:“每个孩子都拥有创造力。”而我,就是努力把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让他们因着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另外,我觉得作为扎根于农村的一名美术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用好乡土资源。所以课堂上我总挖空心思,希望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带领同学学会鉴赏名画,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米勒的《拾穗者》等,教会学生剪纸、折纸等,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作品大改造,教学生绘画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利用节日进行卡片制作比赛,绘画生活中的树木、花朵时,带领他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走一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享受无穷的学习乐趣。

我们虽然身在乡下,但是培养出来的孩子们都走进城中,还有很多学生也考入师范类院校。多年以后,当他们也成为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成为知行路上的同路人。在和他们的聊天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优秀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绘画方面,更多的是在人格教育方面。很欣慰这世上又多了很多位更会教育的老师,是我的荣幸,也是教育的幸运。我知道,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就要真正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懂得教育的真谛,学做一个真人,对每个学生都尊重平等,才让这世上的教育变得更好,从而去改变更多人的人生轨迹。

陶行知先生曾说:说真话、学真知、练真能,爱满天下,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今年,我校就以葫芦为载体,申请了江苏省葫芦科艺课程这一项目。因为葫芦是江海大地的常见植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美术老师,是学校最先开始这一项目的具体实施的,我们建立了葫芦工艺坊,取名为东桥瓢语坊。我们的校本课程之艺术之美主要以绘画和烙画为主要内容,初步构思分为四个系列:川剧脸谱系列、国画青山绿水系列、远古壁画系列、吉祥寓意系列。我自己利用双休日先探索,在葫芦上作画,用水粉颜料与丙烯颜料从色彩的鲜艳度与保持的长久度上进行对比,葫芦烙画自己先用电烙铁去熟悉用笔的着力度和停留的时间适宜度,然后用以指导社团里的学生。孩子们的积极性相当高,一段时间后,涌现很多较为满意的作品,有的孩子的作品常出现构图的精巧、色彩的饱和和巧妙的构思等明显进步的地方。作品越来越多,我们就用以精心布置我们的展览室,葫芦作品尤其是川剧脸谱瓢画挂满了展览室后墙,小葫芦的部分系列作品放在圆盘上等等,这个展览室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学生行走在这里时总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甚而有老师都想将这些作品放在他们的教室,可以让自己和他们班的学生能一直一饱眼福。

我在想:不管学校课程项目申请的结果如何,我都会一直探索下去,这也是我和我的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美丽的舞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领略到艺术天地的无限广阔美景,可以感受到人生别样的美丽芳华。而作为学校,作为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愿为学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彰显学校特色文化作一份贡献,而且更重要的是葫芦科艺课程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我愿在我校朱建校长的带领下,在行知精神的引领下,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我的学生们感受到更浓郁的艺术之美。当然,美育的内涵不仅仅于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问西东!

五天的精彩外出培训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意犹未尽,但收获却是丰富、充盈的。我们每一位参培者的内心都收到一次次的震撼和洗礼,捧着一颗心来,带走“陶”花朵朵。让我们这一行人怀着对教育的虔诚和敬仰之情,坚定地走在教育理想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一颗心来,捧走“陶花”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