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

一、大脑的思维习惯

我们表达一件事,最关键的就是让听众理解和接受。要想让别人听懂,首先就需要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也就是知道一个人的思维习惯。

我们的大脑在沟通表达和处理信息时,有四个常见的思维习惯。

1. 喜欢归纳主题

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如果对方能够首先告诉他的目的,然后展开说明,我们就会容易接受,并且不容易误解对方表达的观点。否则就会听半天却不知其所以然,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这就是大脑的第一个思维习惯:喜欢归纳主题。

2. 喜欢归类

我们去餐厅吃饭时,收到的菜单都会被按照肉类、海鲜类、甜品类、酒水类等进行分类。设想一下,如果菜单上密密麻麻罗列了各种菜品,且未进行任何分类,我们很容易感觉不舒服,甚至厌烦。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第二个思维习惯:喜欢归类。

3. 偏爱一些数字,尤其是3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短时记忆非常有限,不能承载太多的东西。我们在向别人传输信息时,如果在短时间内给了别人太多信息,多数情况下对方是记不住的,更不要说理解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效的运用数字,比如3。

我们经常会用到含有“三”的成语,比如,事不过三,举一反三,三省吾身,三思后行,等等。我们在小学学习写作文时,老师也总会教我们三段式的结构。一般领导讲话,也习惯于说“我想讲三点”。所以说,3是个很神奇的数字,比2或4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这就是大脑的第三个思维习惯,偏爱数字,尤其是3。

4. 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假设给你一组数据,需要你能在短时间内记住:8,2,5,3,6,9,0,1,4,7,4,1,8,9,3,2,5,0,6,7,是不是觉得有一定的难度。那如果换成这组数据呢:0,1,2,3,4,5,6,7,8,9,9,8,7,6,5,4,3,2,1,0,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其实这两组数据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二组用了一定的规律来排列,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更快速的理解和记住这组信息。这就是大脑的第四个思维习惯: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二、结构化思维的特征

知道了大脑的四个思维习惯之后,为了让别人更好的理解我们的表达,就要做到符合这些规律地进行沟通。这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结构化思维。根据大脑的思维习惯,结构化思维通常具备三个特征。

1. 主题先行

对应大脑的第一个思维习惯 -- 喜欢归纳主题,我们在表达内容时,可以先提出总结性的主题,再表述具体内容。这样做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更具条理性,也更容易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观点。

2. 归类分组

对应大脑的第二和第三个思维习惯 -- 喜欢归类和喜欢数字3,当我们要表达大量信息时,最佳策略是把信息归类,尤其是归为3类。归类分组能够帮助自己梳理出清晰的思路,也能让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的观点和内容。

3. 逻辑递进

对应大脑的第四个思维习惯 -- 喜欢有规律的信息,我们需要让自己的信息更具逻辑性。当我们确定了信息主体,完成了信息的归类和分组,就要考虑不同组信息的表达先后顺序。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参考同一层次信息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其他逻辑关系。这里暂时不展开说明。总之,当我们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表达观点,听众或读者就能够跟着我们的表达去思考,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认同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