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专卖店:向死而生的小小英雄

为死亡事业而营业。

书单清掉一本,很短的小说。《自杀专卖店》。为什么会从这本看起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晚上看见的冷番推送里有它吧。

是一位法国漫画家的作品,文笔平平。剧情说流畅都勉强,非常意识流。但文字间透露出的法式幽默和讽刺感,以及专业寻死的颓唐感,还是非常有味道的。怎么说,就好像在看一个攘夷武士慢慢走向末路?

小说仅万字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一是经典的小儿子阿伦“松手”自杀结局,二是姐姐玛丽莲的thedeathkiss自杀服务。



阿朗看见玛丽莲满眼泪水。“那些带毒的动物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吕克艾丝回答道,俨然一个专家,“比如毒蛇、毒蜘蛛,整日与死亡相伴却好好地活着。你呢,你就跟它们一样。”

先说第二点。

姐姐玛丽莲,名字源于梦露,却是个百二十斤有余的丰腴女子。因为家庭和社会原因(消极,自杀风行),她对自己一直怀有极大的自卑。她始终痛苦于自己没有“生存的意义”,不能派上用场。

十八岁生日,接受了父母送的毒药,玛丽莲终于可以用吻来杀死有需求的顾客,有了所谓的“生存价值”。同时她收到了弟弟送的丝巾,透过丝巾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魅力所在。土妹子摇身一变,成了埃及艳后般的毒玫瑰,玛丽莲管理的自杀滋润柜台大排长龙。真是,法国人的风流,牡丹花下死啊......然而玛丽莲也因此不能再亲吻她爱的人,这种生存价值,是否本末倒置了点?

不过作者倒是给了姐姐一个很完美的结局,觅得良人,持家生子。喂,deathkiss的事怎么解决啊,万一飞沫传染了呢......她可以说是全文最幸福人物吧。个人追求和社会意义都得到满足,自杀的念头自然也烟消云散了。啊,父母对姐姐恋爱和追求幸福的严格限制,倒是让人想起今天dsy转发的父亲打断女儿尾椎骨新闻了。虽然14岁确实太出格了,但无论如何,打断尾骨都过了啊......唉。

一意孤行的人,势不可挡。



阿朗拽着绷带,既没有求救,也不曾对他们的过往埋怨或惊恐,静静地看着他们。他们每个人的幸福,对未来的信仰以及脸上绽放的笑容,就是他一生的杰作。

然后是小儿子阿伦的自杀结局。

结局是小说的精华部分,全文最积极最排斥自杀的人自杀了,可谓峰回路转神来一笔。

出生就是个不受祝福的意外和会笑的异类,还要一直保持阳光、自我地活在病态的自杀社会中并劝说他人不要自杀,阿伦很累吧?但我从他最后一瞬的“松手”中并没有读出太多的绝望与悲凉。相反,以“就义”来形容这一自杀行为更合适。用冬令营学到的术语来说,就是“利他性自杀”。

阿伦很安静,他为家人的改变而感到由衷地喜悦,他仍是那个逼退自杀阴云的小太阳。而正是为了让家人、让社会铭记自杀的痛,他走向了最终的死,为自杀专卖店画上句号。毕竟,革命嘛,总是需要鲜血的。

经历过失败的革命者,才是英雄。

又或许,自私点想,他只是失去了拯救的动力,看不见这个没有自杀的美丽新世界中自己的人生价值,惧怕看到泯然众人的自己?这条思路很有意思呢,我们的主人公家族似乎特别重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发挥,需求决定生产。三岛夫妇虽也不支持自杀,却不得不屈服于社会,肩负引导人解脱的社会责任;姐姐玛丽莲明明向往温柔乡,却还是哭着接过了死亡之吻。啊,三岛由纪夫,pzy很喜欢他。

总而言之,阿伦完成了他“一生的杰作”——让家人幸福快乐,无甚遗憾,满足地离开了。不禁想起了雨果笔下沙威警长的死,同是法国作家,同是在多重矛盾中坚守自我。这就是浪漫英雄主义啊,不负我心,不负天下。

此身为刃,向死而生。



此外还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自杀滋润柜台的前身为何要设定为有毒动物柜台?在三岛卧床的三个月中小儿子是如何将自杀店偷梁换柱成煎饼店的?全文着墨最少的大儿子是个怎样的人?还有整篇文章的世界观设定与社会背景......

需要考究的引用也很多,每个人名/地名都与历史上的自杀者/事件紧密相关。文贵含蓄,意由经营,这种细节的推敲啊,如见芙蓉出水,又冷暖自知。

这些乐趣留到明天看了电影版之后再边对比边吟味吧。啊呀,开始期待明天了呢——远离自杀的第一步(笑)。

那么,今天也晚安啦。pretend suicide。

附:看到一篇有意思的论文,关于雨果笔下的“人死观”。https://m.doc88.com/p-3367747839556.html 原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杀专卖店:向死而生的小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