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与哲学家》听后感(写于2017年7月15日)

      上个月有部电影《冈仁波齐》,讲述了一个小村子的11位藏民,到2500多公里之外的神山冈仁波齐朝圣路上的故事。有篇影评的标题是“嗑十万长头以修来世”,文章中说或许我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种生活方式。什么都不为,只为一个空无的信仰。

      看来法国哲学家让-佛朗索瓦.何维勒同样也是对佛教充满了好奇和质疑,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马修.理查德为什么会放下一切削发为僧,于是有了这本书《僧侣与哲学家》。

      僧侣说到佛教本质上是个形而上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吸取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运用到每一刹那和所有的状况之中。修行了20年佛法的僧侣,在每个问题的解答中都体现了他的智慧;而“哲学家”从英文直译过来就是一个爱智慧的人。两个聪明人之间的一问一答,听得我得一愣一愣的,入了耳但入不了心,听着好有道理,但毕竟佛法高深自己没到悟的境界。

      微信公众号义乌电影传媒本周推荐新片《悟空传》,推荐标题是“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其中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成佛就是把美好的那个自我扼杀掉。悟空不服,他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心中就住着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每次听戴荃的《悟空》歌中的这几句歌词“我要这铁棒醉舞魔,我有这变化乱迷浊,踏碎凌霄,放肆桀骜,世恶道险,终究难逃。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自己就好像抖落了压在身上的五指山一样,无比地轻松和畅快。

      两部影片,都和佛有关,但角度却截然不同。藏民磕头伏拜,朝圣神山,是因为怀揣希望,他信佛;悟空大闹天宫,踏碎凌霄,是因为不信命运,他信自己。知道哲学家是如何定义信仰的吗?“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每次写听后感,都会有许多的念头升起、跑开,真的像僧侣说的一样,形成和消失一样快,就像手指头在水上画画一样。

      《冈仁波齐》和《悟空传》我都没看过,所以以上念头,如果有用,请用,不然就忘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僧侣与哲学家》听后感(写于201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