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平江府有一个姓李的秀才。李秀才运气不济,几次考试均未中榜。
他心灰意冷,弃笔从商,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药铺。
李秀才人品尚佳,口碑不错,不久之后,在一位远亲介绍之下,娶了一位叫杨花的姑娘。
杨姑娘没有爹娘,姨母看她可怜,遂将她领进家门,一手将她抚养成人。
杨花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样貌十分出众。
只见她:明眸皓齿、鬓挽朝霞,好似天庭中的仙女一般。
李秀才见她如此美貌,并没在意她的身世,对她是疼爱有加。
婚后二人很是融洽,李秀才专心打理药铺,杨氏则留在家里。她时而做些刺绣,时而与别家女子唠唠家常。
二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安稳。
一日,镇上来了一位药商,欲要在这里开一家很大的店铺。
药商姓韩,年约三十二三岁,身材不算高大,但样貌长得却十分俊朗。
韩公子听闻镇上有一家小药铺,欲要给些银子一并收购。
于是,韩公子登门拜访,来到李秀才的药铺,要与他商谈收购之事。
无巧不成书,就在当日,杨氏闲来无事,做完刺绣便去药铺帮忙。
李秀才见一位穿着华贵的男子进了店铺,便知此人非同一般。
他不敢怠慢,赶忙走上前拱手相迎:“这位公子有何需要?快快进来!”
杨氏听见夫君说话如此客气,便转过身看了一眼。
韩公子拱手回礼,迈开步子就往里走。此时杨氏的一双美眸正盯着他。
韩公子抬头一瞥,一瞬间,四目相视!
杨氏的心颤抖了一下,而韩公子则愣在原地不动了。
他呆呆地看着杨氏,杨氏只觉脸上一热,羞答答转身走了。
李秀才抬腿走了过来,并未见着刚才那一幕。
韩公子缓过神来,便与李秀才商谈药铺之事。
本是糊口的营生,自己也精心打理多年,眼下却要被人收购,李秀才哪里愿意?
不过,二人谈话倒也和气。韩公子见李秀才温文尔雅,便起身走了。
李秀才将他送出店外,二人互道离别。
买卖虽未成,和气还在。而让韩公子更加在意的并不是这间药铺,而是那一双美眸。
自从药铺一别,韩公子的心就被杨氏的美貌所俘虏。
他在心中打起了如意算盘。
再说那杨氏,自从见了韩公子,春心便荡漾不止。那副俊朗的面容时时在她脑海里浮现。
唯有一人,还如往常一般,那便是毫不知情的李秀才。
他哪里知道,一场灾祸正在向他慢慢靠近。
那韩公子茶饭不思,终是忍不住了,便带着下手再次来到李秀才的药铺。
杨氏自从上次一别,来药铺的次数有些勤了。当日,二人再次会面。
李秀才热情招待韩公子,谈话间,那位下手却偷偷将一枚银簪和一封书信交给了杨氏。
杨氏大惊失色,趁李秀才不注意,忙将那枚银簪和书信揣入怀中。
须臾,韩公子拱手告辞,李秀才将他送出店外。
再说那枚银簪,造型奇特,乃是域外之物,极为罕见。
杨氏偷偷将银簪戴上,爱不释手。
再看那封书信,字里行间是情意绵绵,看得杨氏是娇羞不已。
书信末尾,还写着:明日一更末,城外石桥相见,只盼君来!
杨氏的心七上八下,赴不赴约,让她犹豫不决。
这一晚,杨氏彻夜未眠。
翌日一早,李秀才去了药铺。杨氏端坐在镜子前。
她看着镜中如花的自己,再看看手中的那位银簪。英俊的面容再次浮现出来,杨氏一咬牙,决定赴约。
李秀才忙于店铺生意,回家并不早。
黄昏时分,杨氏对镜贴花黄,梳妆打扮一番,便朝着城外走去。
石桥边上,果然有一位男子,正驻足望着她。杨氏定睛一看,脸上羞红一片。
走近了,韩公子压抑不住内心的思念,一把拉住杨氏的芊芊玉手,跨上马儿朝着一户庭院奔去。
那里不是别处,正是韩公子刚刚买下的住宅。
风雨过后,不一定会有彩虹,但二人的情意倒是深了许多。
此后,那位下人常常来送书信,杨氏如约而至。
李秀才却蒙在鼓里。
且说有一日,药铺里的一位伙计临时有事,要回村里。
正巧碰见杨氏从宅院里走出来,一位男子扶着她的腰,举止非同一般。
伙计欲要看个究竟,却被杨氏看见了。她慌忙挣脱开来,小声告诉了韩公子。
韩公子慌了,赶忙去请那位小伙计,还给了他50两白银封口。
小伙计得了好处,承诺不会外传。
这次的风波就此平息,可下一个的风波该如何收场?
这成了韩公子与杨氏的一道难题。
韩公子发誓要娶杨氏为妻,一起回江南。杨氏被他的真心所打动,已然迷失了心智。
可她如何向夫君开口?那位伙计要挟她又该如何?
二人商议几日,一个恶毒的主意酝酿出来:杨氏要谋害亲夫,再嫁韩公子,回到江南,过富太太的生活。
主意已定,不出几日,杨氏拿了些砒霜,偷偷放入面汤之中。
待李秀才回到了家,杨氏异常殷勤,这让李秀才很是意外。
夫妻俩说笑间,李秀才端起面汤,头一扬,半碗下了肚。
要说杨氏不害怕,那是假的,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丈夫,她的双手开始颤抖起来。
不多时,李秀才口鼻流血,他瞪大眼睛看着妻子,直到断气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杨氏害怕了,转身跑出了家门,朝着城外韩公子的住宅跑去。
说来也巧,一位乡民前来归还几日前欠下的药钱。
那乡民在门外喊了几声,无人应答,见大门开着,便走了进去。
这一看,却见到李秀才斜躺在地上,口鼻流血。
乡民大惊失色,叫喊着跑出门外去了衙门。街坊四邻听见喊声陆续去了李秀才家里。
再说那杨氏:
她一路小跑到了韩公子的住处,将毒害亲夫的事说了。韩公子闻言后大吃一惊,赶忙说道:“你怎么事先不和我说一下?他人在哪里?”
杨氏颤颤巍巍地说道:“他口鼻流血,正躺在家中!”
韩公子一听,不禁担起心来:“我去看看!”
韩公子骑着大马进了镇子,远远看去,李秀才家门口围满了人。
他扯住缰绳赶忙往回跑。
“大事不好,收拾东西赶紧离开这里!”韩公子慌慌张张对下手说道。
下手闻言后赶忙收拾行李。
杨氏害怕了,也要一同前往。韩公子看了她一眼,没有理她,坐上马车就要走。
杨氏开始哭闹,韩公子一把将她推倒在地。
下手一挥鞭子,马车朝前跑去。杨氏瘫坐在地,彻底傻眼了。
再说李秀才:
那位乡民跑到县衙门,将此事说了。县令一听吃惊不已,赶忙带着人马来到李秀才家。
仵作上前查验,确认是中毒而亡。县令看了看桌上的饭菜,说道:“速将他的妻子带到衙门!”
几位衙役跑出门去,县令命人将李秀才抬了回去。
此时,杨氏正六神无主地朝镇里走着。几位衙役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她捆了。
杨氏跪倒在公堂之上,眼泪直流。县令接连追问,杨氏承认是她投毒谋害了亲夫。
县令追问缘由,杨氏大哭起来,遂将她与韩公子的丑事如实说了。
“那韩某人身在何处?你可知晓?”县令问道。
杨氏摇了摇头,只说回了江南。当得知韩公子撇下她独自离开,县令是猛拍惊堂木,叹声说道:“杨氏,你为贪图一时之欢,居然谋害亲夫,心肠太过恶毒,你罪不可赦,不值本官同情!”
杨氏被押入死牢,等待明日上刑场。县令又派人前去逮捕那位韩公子,可众人却不知他的大名,也不知他家乡在哪里。
追寻半月,也没发现任何线索。
杨氏上了断头台,临行前,她不住地向夫君忏悔,两行悔恨的热泪随即夺眶而出。
可事已至此,忏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小编观点:
故事中的杨氏,为了一时之欢,居然谋害亲夫,真可谓: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
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小编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