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六章,第二节)

                第六章 好景不长英宗朝

                        第二节 两宫隙

四月初一日,赵曙即位,时年三十二岁。四月四日,群臣上表,请赵曙正式到大殿听政,赵曙没有批准。这两三天时间,宰辅大臣入对奏事,赵曙裁决得当,朝廷内外都认为赵曙是英明之主。

可惜,好景不长。四日晚,赵曙突然得怪病,疯言疯语、举止失常。五日,宰相韩琦等按前几天议定的方案,尊曹皇后为太后,同时将赵曙的病情向曹太后秉奏。

四月八日,韩琦等见赵曙不能单独处理朝政,经请示赵曙,下诏昭告天下,在听政日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十一日,宰辅大臣到柔仪殿入对,皇太后一起在东门小殿垂帘听政。这是大宋第二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曹太后熟读经史,能够熟练地引用经典裁决军国大事,朝廷奏章每天多达几十本,曹太后都能一一记住主旨内容。对大臣奏事有疑虑难以决断的,她都说“相公们多讨论!”自己并不专横武断。

四月二十九日,朝廷立高氏为皇后。高氏是高琼的曾孙女,她母亲是皇太后的姐姐,和赵曙同年出生,赵曙四岁接入宫内抚养时,高氏也被送入宫内,由曹太后抚育。仁宗曾经对曹太后说过,等他们成年后,将高氏许配给赵曙,赵曙和高氏,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人成年后,由赵祯赐婚,两人在濮王府邸成婚。赵曙的四个儿子全部是高氏所生,另外还生育了一位公主,所以她的地位十分稳固。

赵曙病情时好时坏,举止失措,喜怒无常。对待身边宦官尤其严厉暴躁,宫内宦官都很害怕见皇帝,服侍左右的更加战战兢兢。而入内都知任守忠,在先帝仁宗身边时间久,权势熏天,加上仁宗没有子嗣,诏令赵曙为皇子,让任守忠去宣旨,任守忠找借口不去。不仅如此,任守忠还向仁宗建议立昏庸软弱者,以便可以控制。

等到赵曙即位,任守忠十分不满,此时乘赵曙疯魔,怂恿党徒在曹太后面前说赵曙的坏话。皇帝与太后之间因此产生了很大的误会,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七月,赵曙的病情稍微有些好转。知谏院吕诲上疏皇帝赵曙和曹太后,言辞恳切,说了许多他人不敢说的话,但是效果不佳。

十月,葬仁宗皇帝于永昭陵。十一月,宰相韩琦从永昭陵归朝,曹太后写了一封信派内侍送给韩琦,韩琦打开一看,里面是赵曙平时的抱怨诗词及过失事例。

韩琦看完,也不多说话,立即当着内侍的面将书信焚毁了。

第二天,韩琦与欧阳修到曹太后垂帘前奏事。太后呜咽流涕道:“老身已无容身之地了,请相公做主!”

韩琦温言劝解道:“陛下是因为病重的缘故,病好了就不会这样了。儿子得病,做母亲的还不能相容吗?”

曹太后还不解气。欧阳修接着道:“太后侍奉先帝数十年,仁德布于天下。以前温成皇后(张贵妃)专宠,太后尚处之泰然,现在母子间反而不能相容吗?”欧阳修的高帽子给曹太后一戴上去,曹太后的怒气顿时消了不少,心情好了许多。

欧阳修趁热打铁道:“先帝在位久,德泽世人,故一旦晏驾,天下迎奉新君,无人敢有异议。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罢了,不是先帝的遗旨,天下谁肯听从呢?”

曹太后听后,默然无语。

韩琦又毫不畏惧地进言道:“臣等在宫外,陛下若失调护,太后难辞其咎!”其他宰辅大臣见韩琦如此质问太后,都吓得汗流浃背。

曹太后也颇感意外,惊骇道:“这是什么话?老身的心情比你们更迫切啊!”

过了几天,韩琦单独见了赵曙,赵曙似乎更委屈,对韩琦道:“太后对朕没有恩情啊!”

韩琦急忙回答道:“自古圣明君王不少,独称舜为大孝,难道其他的君主都不尽孝吗?父母仁慈而子女孝顺,这是人之常情。父母不慈爱而子女孝顺,这才真正值得称道!只怕陛下做得不够好,父母哪有对子女不慈爱的呢?”

韩琦苦口婆心,赵曙总算听进去了。

十二月,赵曙御延英殿,开经筵(为帝王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座)。翰林学士刘敞讲读《史记》,讲到尧禅位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道:“舜身处卑贱时,尧毅然将天下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舜身上具有'孝友'的高尚品德,能够光照天地。什么是'孝友'?善事父母为'孝';善爱兄弟为'友'。”

刘敞言辞明快,声音清朗,赵曙知道他在借机劝谏自己,肃然改容。太后听了以后,内心也十分高兴。

朝中大臣的谆谆劝导,皇帝与太后之间的间隙逐渐冰雪消融。



佐料:《宋稗类钞.君范》记载了一则英宗的故事,可以侧面了解英宗的为君之道。

按以前惯例,祭祀天地的大典时,官员失仪不敬,不能赦免罪行。一次祭祀后,主管御食的官员遵英宗诏令,对相关官员赏赐食物,郎中易知,一贯贪嘴好吃。竟然喝得大醉失礼。御史弹劾他“不敬”之罪,宰相韩琦向英宗请示,按法律处罚。

英宗不同意道:“宁可因为其他事处罚,大臣因为饮食获罪,朝廷有何面目见士大夫?”

英宗此话,见识确实高韩琦一筹!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六章,第二节))